初级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思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增孝(1965-),陕西武功县人,西安政治学院科研部讲师。西安政治学院科研部,陕西 西安 710068

原文出处: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初级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建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础之上。初级阶段官兵思想行为的最大特点是主动趋利倾向的明朗化、主导化,由此导致求利方式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际关系的民主化交互化、个体差异日益明显化;其思想觉悟的整体状况也呈现“两头小”的层级格局。初级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应该是初级阶段具有中等思想觉悟的官兵。只有制定相应层级但指向与根本目标一致的目标内容体系,正确认识、利用、维护官兵思想行为的积极面,才能通过维护官兵的应得利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进而结合其它战斗力要素实现思想政治建设的伟大使命。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815(2000)03-0029-0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其转发的《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从政治导向上和理论指导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最大实际,为我们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建设、开创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指针和依据。本文仅就初级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引起讨论。

      一、逻辑起点:“认为思想政治建设可以不考虑初级阶段的情况是错误的”,务必使过去那种纯化的、过高的标准和要求回归到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如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以社会存在的第一性为基础一样,强调提高官兵思想觉悟、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也必须充分承认、坚持和发挥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性作用。

      (一)初级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前提、大背景和生存所依是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其水平。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根本出发点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最大成果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五大重申,“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我国国情的本质特征,它是质(社会主义)与量(初级阶段)的辩证统一。在这一阶段,国情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力发展存在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农业人口、贫困人口、文盲半文盲以及不发达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非国有经济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配方式的多样性,以按劳分配为主,兼有按占有资本和生产资料的多少、按能力等多种分配方式;在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还有阶级和阶层之分,还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实行高度民主的条件还有待于完善;而整个社会精神生活也日趋多样化、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无疑是主导意识形态,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残余影响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大量存在,道德和价值体系仍存在多层次性。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正处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初级阶段的这些特征必然反映到部队之中,对官兵思想产生全面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正是根据初级阶段我国国情的这些特征,我党适时提出了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这三者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框架。“三基”是党在现阶段(初级阶段的初、中期)乃至于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全部理论、全部实践的客观依据和根本出发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理论和实践也应该依此为客观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思想政治建设要正确把握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就必须坚持用“三基”统一官兵的思想和行动。

      (二)初级阶段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小前提是正确估价初级阶段官兵的思想觉悟实际,必须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建设

      思想政治建设是从思想上政治上掌握部队一切工作的实践活动,其关键是要抓官兵的政治思想,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抓准官兵的思想行为特点就成为整个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没有对官兵的思想行为实际的准确掌握和科学认识,思想政治建设就可能陷入盲目和空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的发生变化。从社会成员的共性上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日趋多样化,与之相伴的、础立于其上的整个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甚至主导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都正在或必将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社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等,已成必然。由于人们在经历、文化基础、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其思想觉悟水平也呈现出很大的不同。“两头小”的说法即是对整个社会成员思想觉悟差异的形象写照。它表明,整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水平,象焦裕禄、雷锋那样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人毕竟是少数,因而也更具榜样价值;觉悟较低的人虽也是少数,但总多于榜样人数;居于两者之间的,则占全社会的绝大多数。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社会成员思想觉悟的整体格局。

      《决定》指出,必须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作对象的特点开展工作。与地方人员相比,军队官兵思想行为相对要高一些、好一些。建军以来,军队为社会培养了张思德、黄继光、李国安等一大批为人敬仰和学习的先进典型,即是证明。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受军队特殊性的制约,官兵思想行为仍呈现“两头小”的格局。对此,我们可以从抽象的概观与具体的个体分析去认识。

      首先,就其总体来说,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们相比,在初级阶段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广大官兵除了坚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献身于国防建设事业外,其思想行为的最显著特征是主动趋利倾向的明朗化、主导化,由此导致求利方式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际关系的民主化交互化。新时期广大官兵主动趋利倾向的明朗化、主导化包含这样三层意思:利包括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利益,主要是指官兵个体的必要的物质利益,还有发展和被承认、被保障的高层次利益;明确而公开的利益追求日渐居于主导地位;主动包括官兵个体敢于直接了当的提出、表明以至维护自己的利益目的。求利方式的多样化表明,官兵通过工作谋取生存发展需要的途径日趋多样化。一部分官兵仅是把当兵作为实现利益追求的一种职业或途径。“要善于从利益动因上分析官兵的思想变化”[1](P41),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际关系的民主化交互化是主动趋利及其方式变革的必然产物。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军人社会保障的计划性还有合理合法的依据、我们可以要求官兵无私奉献的话,那么,在和平时期社会改革已经、正在或将要割断军队及军人相关保障与计划经济的脐带的时代,多数官兵在很大程度上则可能是“我们可以奉献,但却并非是无私的”。因为市场经济是按照市场本身应有的游戏规则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来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尽可能最大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