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工作起点由主体要求向客体需要的转换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兵(1975—),安徽涡阳人,西安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尉;西安政治学院研究生队,陕西 西安 710068 王丽(1977—),女,山东德州人,西安政治学院三队学员,中尉。西安政治学院学员三队, 陕西 西安 710068

原文出处: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工作起点的转换,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应基于客体的实际需要,将主体要求客体需要统一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现实存在的许多问题,往往是由于颠倒了主体要求和客体需要的位置,强调主体要求,忽视客体需要状况而造成的。实现这个转换必须探究其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从理论、历史、现实各个层面上寻找根据,并在实践中有步骤、分层次的实施。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0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E2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815 (2000)02—0036—04

      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人的思想施以积极影响的实践活动。而人的思想从来都是和人的需要紧密相联的。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的需要,就会使自己出丑。”[1](P103)需要产生动机, 动机导致行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不能做。”[2](P286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首先着眼于人,从人的需要出发,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精神。然而在现实中,带有单向灌输、长官意志、指令分派色彩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仍时常出现。这种做法,不是从客体需要出发,不是把主体要求与客体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并渗透到客体需要中去,而是从“我”出发,只讲要求,不见需要。如此以来,势必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对路,效果不明显的后果,严重制约其作用的发挥。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种带有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的工作思维,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在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体是广大劳动人民。“双半社会”恶劣的生存环境,无法保证他们基本的物质需要。那时人们的愿望就是获取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容纳了人们这种相对单一的需要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人们进行革命思想的灌输。由于满足了群众需要,这一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是最为明显的。同时,面对客体相对单一的需要结构,单向灌输的简单思维,也在革命精神的掩盖下深深植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体。

      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带有很强的阶级斗争色彩。此时,思想政治工作客体表现出很强的依附性,即依附于政治,依附于领袖。尤其是十年浩劫,法制被践踏,人性被扭曲,人的需要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政治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单向灌输在客体无限的接受力面前表现得愈加明显。在这之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在计划经济的体制模式下,人的依附性并未改变。人在自然上归属于单位、公社、工厂,依附于一定的共同体,离开特定的共同体,人的起码生存需要都无法得到保障。人的需要被同化,被集体化了,思想政治工作不必考察人的需要,它需要的是向大家灌输国家的、集体的思想,这与人的需要似乎也是一致的。

      由此看来,思想政治工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常以一种主体要求的面目出现,只是这种要求自觉不自觉地与依附于一定形式或实体的群众的需要或是一致,或是相左。然而当社会依附单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而瓦解的时候,当多种所有制形式活跃起来,人从共同体中解脱出来,人的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的时候,人的需要也恢复了本来的面目,“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2] (P130)于是,在人的需要日益丰富,需要结构日益复杂的现实面前,思想政治工作再要完全以“我”为中心,以“我”的要求为出发点,却不考虑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实际需要,其作用的削弱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二、思想政治工作起点由主体要求向客体需要转换的依据

      (一)起点转换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点为理论依据

      马克思从人的需要出发考察人类活动的动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起点指明了方向。马克思认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必需要有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P32)这种“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4](P32—33)由此看来,物质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们最先考虑的是为自己的生存创造物质条件。生存需要不仅仅简单地表现在吃、穿、住等方面,还表现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存需要在获得满足的前提下,又有所发展,产生新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一原理为思想政治工作从人的物质需要出发,考察人的合理的现实思想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马克思从人的需要出发,揭示出考察人的本质的途径应该从人的社会性出发,为思想政治工作考察人的需要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在人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的社会性便逐渐产生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一经产生,并非只是默默无闻地维系人们联系的纽带。它以国家,组织,制度,规范等强制形式制约着个人,使人在这种具体的环境下,从事满足需要的活动。所以,社会结构是什么样的,人的现实社会需要也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社会关系的断裂、组合,都是由于人的需要的冲突达到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不可调和的程度而发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考察人的需要必须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必须把人的需要同现实生产力状况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把握客体的需要状况。

      马克思从人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客体需要,拓展了新的思维空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客体需要是对我国社会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于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那里完全消除了劳动异化的奇怪现象。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由此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全面发展的一个应有含义,就是人的需要全面的满足。应该说,社会主义社会做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已经消灭了劳动异化的阶级基础,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产生“异化”思想的、现实的基础或隐或显地还存在着。其现实表现就是扭曲的精神追求和物质欲望。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要看到,在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人们各种物质需要的合理性,更要着眼理想的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充分认识客体的种种扭曲的“异化”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