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作 者:
刘梅 

作者简介:
刘梅 华南师范大学 思想教育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计算机网络创建了独特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不是思想的真空地带,它是由人主宰的社会,既具有个性、社会性,也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既充满了人性,也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既具有有序性,也具有无序性。因而,网络社会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也是一个问题多多的真实社会,它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计算机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联姻的产物,它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使我们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要素及其特点获得了全新认识。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是首要任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网络体系是主要任务;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关键任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是主导任务。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0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359(2000)02-0103-0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方式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网民(或受众)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它具有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计算机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方式。在现代信息社会,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杰出代表,网络以神话般的触角伸向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吸引了各行各业众多的公众加盟网络。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它通过联结个人计算机设备,从而将每个人互相联系起来,组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并且,随着电子商业、电子购物、电子教室、电子论坛等网络应用的出现,人们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诸多活动逐渐在网络社会得以实现。可以说,网络不仅改变着现实生活,而且通过模拟将现实生活转移进入网络,使虚拟的网络社会成为某种真实。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网络在以电子元件和“比特”创建一个神奇世界的同时,也制造了自身难以克服和解决的诸多问题,因而,同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

      1.网络社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带。

      网络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在创造网络的同时,也将各种思想价值观念带进网络之中。因而网络社会不仅充满了人性,具有个性,而且也具有社会性、政治性和阶级性,不仅具有有序性,同时也具有无序性,甚至充满了各种思想矛盾斗争。在电子元件构造的网络大厦里,汇聚着形形色色的人,纷繁复杂的思想,丰富多采的文化。网络不仅传播着知识技术,而且也传播着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网络社会不是人的真空地带,也不是人的思想的真空地带,因而,也不可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带。

      第一,网络社会是由人主宰的社会。网络社会同现实社会相比较有许多特别之处,网络主要由电子元件和信息等基本元素构成,电子元件支撑起网络社会的物理空间,信息是网络的主体内容,网络是信息存储和传播的通道。表面上看,网络空间中似乎没有人的位置,但实质上,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都是不能缺少人的存在的。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和信息的操作都需要人来把关,人是信息和网络的主宰,正是因为人的主宰和操纵,网络才得以获得模拟现实社会的能力,从而成为网络社会。“网络人”不仅是网络技术的创造者和控制者,而且也是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他们既决定着网络技术的质量,也决定着网络信息的思想内容及性质。因而,“网络人”的思想素质与其技术素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提高“网络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网络社会既具有个性,又具有社会性。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面对自己的计算机工作,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展现自己的个性。但每个人又不是孤立的。网络将个人计算机联结起来,并以之为中介构成人与人的网络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不仅崇尚个体性和个性,而且具有鲜明的群体性和社会性特征,一方面,“权力分散”,“沙皇退位,个人抬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以共同语为基础,社会“全球化”,谋求合作,追求和谐。网络社会中个性与社会性的实现以及这种两极性关系的协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帮助。

      第三,网络社会不仅充满了人性,而且也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在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张扬,人的自由、平等得到体现,人的隐私、尊严得到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优化,或许相反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个体性的发展导致孤独感、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人的自由让人无拘无束也助长无法无天,保护隐私给人安全感也使人陷入危险境地。网络社会中高科技的发展对人性的影响关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予以研究。

      第四,网络社会既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也是一个无序的社会。就电子物理空间或硬件环境而言,网络社会具有有序性;但对于软件环境以及诸多网络行为而言,网络社会却具有极大的无序性。现代科技用精密的电子元件和严密的电脑程序构建了网络社会强大的“经济基础”,但网络社会的“上层建筑”却不是科技手段能够建造的,网络社会从一开始就具有“上层建筑”先天不足的缺憾。网络开发者们构建了现代的网络社会,却没有为其同步立法。并且,由于“电脑空间的法律是世界性的”,“计算机伦理十诫”也很难制约偌大无比且具隐蔽性的网络社会,因而,网络社会是一个缺少规范且难以实现规范制约的社会。要有效维护网络秩序的稳定性,最好的办法是在人们的内心为网络社会“立法”,这项塑造心灵的工作理所当然应由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

      第五,网络社会也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由于电脑空间完全没有物理边界,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社会是“超国家”、“超民族”的社会。然而,就社会历史发展现阶段而言,一个全球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只能是善良人们的妄想,社会历史现实不可能因高科技的发展而被超越,政治国家和各民族历史与文化价值观也不可能被超越。因而,网络社会虽然是“无疆界”的,但其与现实社会一样,仍旧存在阶级矛盾和政治斗争,只是斗争形式有了改变,从使用武力转向使用思想文化武器,从为疆土而战转变为信息而战。网络社会复杂的矛盾斗争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