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洪彬,男,1961年 10月出生,郑州市劳动局高新区统筹所经济师。(郑州 450001) 陈静,女,1960 年11 月出生,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讲师。 (郑州450007)

原文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作者通过对国外先进高新区的分析评估,以及中国创办高新区十几年来的得失分析,站在科技哲学的角度,探索了中国高新区发展的特殊规律,提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构想:①抓好超前项目工作。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③走出资金短缺的“瓶颈”。④实现高新区的多功能化。⑤完善人才工程。⑥营造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十多年来,在各方面都有超常规的发展,并且在自身的总体发展思路,产业规划和开发区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探索。目前,高新区结构日趋复杂,功能日趋增多,面临着进一步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提高机构运作效率,完善各种职能,加快高科技成果转化等种种问题,所以我们不能不站在全球的横向维度和历史的纵向维度中,考察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认真审视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找出差距,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促进科技、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使之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一、抓好超前的项目工作

      1.提高产业素质。要坚持以适应国内外变化为导向,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要寻找机遇,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建立直接联系,争取他们前来投资。要针对外资企业到中国开辟市场的投资意向,着手研究目前本地区进口产品有哪些,生产厂家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然后有针对性地引进能够替代进口的新产品和项目,逐步建立与国外大企业、大财团联系的通道。

      2.强化科技发展的政策引导。要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坚持“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方向。积极探索促进高新区快速发展的新路子。不断调整本区政策导向,及时为企业诊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运用产业政策、贷款规模、调节税、担保等手段在企业开发、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上扶优扶强,向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倾斜,通过投资倾斜,提高新行业的装备水平,培育与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经济生长点,提高投资的实用效果。

      3.积极调整技术引进的方向,重视与外国企业建立高层次的战略联盟。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大潮流下,国际科技合作的交流正进入空前繁荣和活跃的阶段。高新区的技术引进工作应作适当的调整,要坚持重质量,重效益的原则。一是指导思想上,要逐步从以实用为主转变成发展为主。为此,必须确立跟踪模仿为创新发展服务的观念,用外国先进技术作为国内自主研究开发的条件和基础。二是在重点上,要逐步从以引进硬件为主转变为以引进软件为主。在引进国外产品、装备、生产线等硬件技术的同时,应注意引进相应的软件技术或曰技术诀窍。三是在引进的方式上,要逐步从单纯的成果引进,变为引进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四是要注意学习发达国家在引进技术时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的做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经验、新途径。五是重视与国外企业建立高层次的战略联盟。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战略目标而结成的伙伴关系。因此,必须向以提高企业经营能力为特点的战略联盟转变,否则,中国企业在与外资合作中,很容易形成对外资的过分依赖,从而失去长远的竞争优势。

      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科技已成为国民经济成长,市场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关隘。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竞争实质上已演化成凝结在产品中的科技含量竞争,产品背后,市场背后,乃至国家的背后,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撑。

      1.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据有关资源统计,每年我国省部级科研成果有2万—3万项,但真正转化为商品的仅占10%—15%。因此要扭转这种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滞后局面,就必须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联系,形成科企开发一体化的机制,企业通过转化引进成果,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积极开发技术信息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可有偿得到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可有偿咨询到国内外各行业的科技发展动态,科技新产品、技术设备等信息,允许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高新技术成果按出资期限一次性出资到位,技术成果的出资者对该项技术享有出资入股的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加强执法力度,保护知识产权。高新区创业中心应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的途径,从而真正成为科研部门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特别应重点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较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继续大力推进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力量的结合,共建技术开发机构与经济实体。

      2.激发技术进步的投入机制。由于高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如果不进行研究创新,必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因此,发展高技术就要不断增加研究与发展投入。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在我国全部研究与发展费用中,企业支出比重只有2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领域中的科技投入少,致使企业技术进步慢,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相应较低。我国计划在科技领域加大投资规模,大学的科研经费也将有所提高,大型高科技企业将获得补贴以实现技术转型,还将有数十个博士后流动站设在大工厂内。高新区应把科技的投入当做首要环节来重视,加大力度,不断强化企业技术投资主体意识,帮助企业用好技术开发基金和固定资产折旧基金,以增强企业自我投入能力。每个高新区都要争取有12个以上国家级的工程技术中心设在区内,以便按技术领域组织产业化,并争取每个高新区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三、走出资金短缺的“瓶颈”

      1.鼓励各银行创办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硅谷的风险投资总量超过美国风险投资总量的1/3,1998年风险投资总额为41.2亿美元, 占生产总值的2%,年均增长27%,其中90%投向通讯、软件、电子、 生物技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有600多家,其中银行、保险公司兴建的投资公司就有100家, 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进区的银行不能再充当传统体制的保姆,应尽快创办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凭借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对风险企业的详细了解和准确预测,可直接对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贷款或参与投资,并提供政策咨询,制定发展战略和具体操作措施,用高风险来谋求高效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