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新加坡经济竞争力的比较

作 者:
陈永 

作者简介:
陈永(1968—),男,广东兴宁人,嘉应大学财经系,讲师。 嘉应大学 财经系,广东 梅州 514015

原文出处:
嘉应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香港与新加坡在世界上都有很强的经济竞争力。本文把体现香港和新加坡经济竞争力的一些主要方面进行逐一的比较,认为,两地的经济竞争力在一些具体的方面各具优势,但新加坡的整体经济竞争力目前要稍强于香港。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1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2X(2000)04—0027—06

      “亚洲四小龙”中的香港和新加坡,在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很相似,都有着发达的经济和稳定的社会、政局环境,都在世界上有着很强的经济竞争力。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趋势明朗化,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香港与新加坡两地间的竞争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竞争将不断加剧。那么,如何在巩固和发扬既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并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化劣势为优势,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将是香港和新加坡两地政府以及世界各国政府都不能回避的问题。现将体现香港和新加坡两地经济竞争力的一些主要方面进行逐一比较,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地经济竞争力的情况,同时藉此比较,希望能够对中国在提高经济竞争力方面提供有益的启发。

      一、自然地理条件

      香港和新加坡都属于土地狭小、资源贫乏、城市人口密集的岛型或半岛型的地区或国家。香港位于中国的南部、珠江外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总面积1079平方公里,背靠中国大陆的辽阔腹地,而且处于亚太地区的中心。新加坡处于马来西亚半岛的东南端,是一个由58个岛屿组成的岛国,土地面积606平方公里, 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道

      马六甲海峡的出海口。由于香港更靠近日本、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就地理位置而言,香港明显优于新加坡。

      二、交通运输条件

      香港目前已形成了一个海上、陆上、空中、地下、水下等方面的立体化和多功能的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空运方面:香港是世界上最繁忙, 但操作效率最高的国际空港之一,曾被美国《旅游及怡闲》杂志评为1998年“世界最佳机场”。香港新的国际机场已经启用,其最高处理量为每日超过1000班次航班,目前平均每日处理450班次航班、4500公吨货物和服务8万名旅客,航班的目的地遍及全球110个城市。(2)海运方面:由于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手段仍然是船运,香港的天然深水良港终年不淤不冻,加之香港码头的装卸效率是世界第一流的,香港的海运就更具优势。在1999 年3月13日的《香港商报》评选的“亚洲最佳港口”中,香港位于首位,新加坡居第二位。1996年香港海运的吞吐总量是1173万标准集装箱、货物1.26亿吨,香港的葵涌货柜码头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吞吐量的码头。

      新加坡的交通运输条件也非常优越。(1 )空运方面:新加坡的航空服务在东南亚是首屈一指的,其樟宜国际机场是世界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之一,是亚洲最大的国际机场,多次被评为“最佳”或“最受欢迎”的机场,每年可运输9500万名旅客,目前已与52个国家、地区的100 多座城市通航。(2)海运方面:新加坡港已成为世界三大港之一, 尽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新加坡港务集团仍稳居全球第一大港务集团的宝座,1998年共处理1510万标准集装箱,比1997年增加7%,取得9.31亿新元的净利,目前已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港口, 约700多家船务公司相联系,其服务全部实现电脑化。

      三、出口竞争力

      香港最大的10个出口对象是:中国内地、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台湾、荷兰、韩国、法国,对这十个国家、地区出口的总额就占了香港对外出口总额的70—80%。中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对象,1996年在中国内地的出口额就超出了其对外出口总额的1/3;美国在历史上曾是香港产品的最大输入国,但从1988年起,美国居第二位,目前香港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其对外出口总额的1/5以上。

      新加坡最大的10个出口对象是:美国、马来西来、香港、日本、泰国、台湾、德国、韩国、英国、中国内地。从90年代起,对这10个国家、地区的出口总额就占新加坡对外出口总额的75%左右。1996年美国是新加坡的最大出口国,马来西亚第二,对这两国的出口额分别都占其对外出口总额的20%左右;自1992年起,香港是新加坡的第三大出口对象,对香港的出口额占其对外出口总额约为10%;日本是新加坡的第四大的出口对象,对日本的出口额占其对外出口总额也一直在10%左右。

      在国际贸易中,香港基本上是以经营转口产品为主,而新加坡则是以经营本地产品为主。新加坡在出口方面的选择余地大于香港,从长远来看,新加坡的出口竞争潜力大于香港。然而,香港对中国内地外发的加工部分,虽然不属于本地产品出口,但又比一般的转口出口稳定,这对香港的国际贸易而言,显然又是一个有利的因素。[1](P155—156)

      四、宏观经济管理能力

      香港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都有着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调控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也促使社会和政局更趋于稳定,这也为强化两国的国际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政府一直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在微观经济管理方面是完全放开。虽然香港政府对经济是持“积极不干预”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港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上是绝对的自由放任或无所为的。事实上,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调控经济,香港政府既有一套完整的经济管理体制,又有一套完整的政策和措施。一些较有特色的做法主要有:(1 )大力发展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服务。政府很重视与经济有直接关联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政府直接经营港口、机场、道路、铁路和邮政等;同时政府也重视与经济有间接关联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政府大力扶持和发展医疗、教育、文化、居民住房等方面的设施建设。 (2)政府通过干预和管制货币的发行量、投放量,以控制货币流通量和抑制通货膨胀。如,实行港币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促使外币与港币的兑换率相对稳定,长期保持了1美元兑换7.8港元的水平,有效地控制了港币和外币的流通量,促进了香港经济的稳定发展。(3 )政府直接控制管理房地产、大米市场。由于香港是弹丸之地,地价昂贵,香港的土地由政府高度垄断。按法律规定,每寸土地都归政府所有。卖地收入已成为香港收入的重要来源。此外,由于香港市场上的大米供应几乎全靠进口,政府对大米市场也实行管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