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走向新时代

作 者:
夏冰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00年8月17日, 盈科数码动力与香港电讯两家公司的合并计划正式完成,合并后的新公司易名为“电讯盈科”,市值达5400亿元,成为一家具备进军世界互联网、宽频及通讯市场的强大实力的国际级电讯科技公司。随着这项总值达380 亿美元的亚洲最大规模合并计划画上圆满的句号,新闻媒体爆炒李嘉诚父子尤其是小李点石成金的热情也告一段落。然而在这神奇的网络时代,在香港这个国际经济和金融中心,焉知明天不会出现更颈爆的新闻?

      香港经济正走向新时代。过去提起香港经济,人们关注的是对外贸易、金融证券、房地产、旅游服务等熟悉的领域;而现在,我们不能不谈到香港数码城的远景规划、 盈动与香港电讯的传奇合并或者是tom.com公司上市后引发的疯狂追逐。一年来,以资讯科技产业为特征和动力的新经济在香港迅速崛起,并引发了生产、销售、消费、企业经营与管理方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成为“英雄”般的人物,风头超过其父“老超人”,他的故事成为香港新经济兴起的最好注脚。

      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政府痛定思痛的结论之一是:在电子化、网络化经济竞争中,香港已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削弱了香港的竞争实力;为迎头赶上,香港经济要重新定位,要发展创新科技,要跟上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数码21世纪新纪元——资讯科技策略”。3月,特区政府接受李泽楷的建议, 决定兴建香港资讯科技基地——数码港,整个工程由李泽楷的盈科公司承建。所谓“数码港”其实就相当于内地的“高科技园”、“软件园”等,由政府以比较优惠的价格提供土地,由盈科开发,然后用相对低廉的房租吸引高科技公司入往。目前数码港发展计划已引起很多国际企业的兴趣,已有155家本地及海外公司登记表示有兴趣成为数码港租户,其中15 家跨国企业已签署了入租意向书。

      1999年5月,李泽楷借壳上市,建立盈科数码动力公司,消息尚未发布,公司的股价就一路飙升,在香港掀起网络科技股旋风。一时间,各式各样的网络公司层出不穷,科技股网络股资讯股大行其道。李泽楷没有就此止步,不久又以一间借壳上市不到一年既无客户又无收入和利润的互联网企业,鲸吞市值达3000亿美元的英资百年老店香港电讯,创下世纪收购事件。就其意义而言,收购案之以小搏大和峰回路转还在其次,关键在于为以网络公司为代表的新经济展示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互联网向传统产业接近,可得到实质性业务的坚实支撑;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结合,为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回顾李泽楷前行之路,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首先提出高科技概念,公司转型为高科技公司,推出网络概念股。再利用“新经济”理论推波助澜,使网络股价飙升,虚拟财富剧增,继续利用盈动的虚拟资产和财富效应,对具有实质资产和赢利能力的老牌公司成功实施了收购,完成虚拟资产实体化。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始终得风气之先,而且都是大手笔。这一点并不是任何有同样想法的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斯坦福计算机毕业加富豪之子加网络概念才是一支完整的有升值潜力的网络股。有的人说,老超人干一辈子,不如小超人干一天,这也许正是新旧经济的差别所在,但同时也从多个角度证明新旧经济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区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一度跟在“老超人”身后亦步亦趋的香港投资者们,现在又跟在“小超人”后面,开始进入互联网的无限世界里。许多面临调整的传统企业纷纷制定投资计划,以合资、合作、独资、收购、重组等不同方式,加入电讯、互联网、电子商贸等资讯科技领域。一些跨国公司相继宣布在港设立亚太区总部和增加投资。

      同时,香港资本市场也出现了重大变化,融资结构和股市结构均出现了悄悄的调整,资讯科技公司成为市场投资的重要方向。网络经济及其相关产业更是蓬勃发展,被视为香港新经济的增长点。传统产业也加速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资,改革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一年前,香港的企业有自己互联网站和资讯系统的不到5%,而今已超过30%。根据测算,香港电子贸易总额1998年为6000万美元,到2003年将增加到24亿美元。

      最近一段时间,来自香港的消息显示,从政府到民间对新经济的热情还在升温。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香港青年商会日前宣布,为了配合特区政府推动资讯科技发展、保持香港竞争优势的策略,将举行“21世纪数码青年新动力”大型活动。为了协助香港中小企业发展资讯科技,利用电子贸易提高竞争力,香港六大商会近日联合推出了数码企业普及计划。尽管如此,有识之士也指出:新经济也并非包治百病,一抓就灵。学术界对新旧经济的定义尚有争议,对其中的泡沫更是忧心忡忡。如何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形势,保持香港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仍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不管怎么说,香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泡沫,有一个名人是这样说的:啤酒有泡沫,但啤酒不是泡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