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启动、出口扩张、技术创新、全球运营

——台湾经济发展策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孟洲 厦门大学经济经济所 厦门大学台湾籍博士生 邮编:361005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问题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根据台北2000年2月19日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台湾地区的GNP(国民生产毛额)为新台币9兆3,804亿元,折合2908亿美元,人均GNP(按当期价格计算)为13248美元。此一人均水平,低于香港、新加坡,但高于韩国,约与南欧之葡萄牙、希腊相当。

      1952年,台湾完成经济恢复工作,开始有步骤地发展经济。此年的人均GNP(同样按当期价格计算)仅有196美元。前述之1999年数字相较于1952年数字,计增长了66.59倍。数字告诉人们,20世纪下半期,台湾经济发展的成果相当显著。

      关于台湾经济发展取得比较大成果的原因,学界已有相当丰富的陈述。综合各方讲法,荦荦大者诸如:

      ——中华民族子民勤劳发挥作用。

      ——国民党1949年撤守台湾时带去库存黄金及专业人才。

      ——国民党在台普及教育,优化了人力资源。

      ——国民党50年代在台湾成功实施土地改革,顺利将农业资本转为工业原始资本。

      ——台湾当局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带动台湾民间的创业精神,也塑造出台湾总体经济结构的灵活应变性。

      ——美授发挥强大支撑作用。等等。

      以上列举各项,均属局部性、片面性之观点,彼此间无法联结成一套体系化论述。今若欲以系统化的架构来解读台湾经济发展成功的原因,则首先需要找出一根主轴,作为贯穿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并延伸入各个经济部门的观测基础。本文系以“经济发展策略”作为解读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与结果的主轴。

      “策略是一个发展方向,策略要落实,则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政策与措施来配合。一般发展中国家,其发展策略皆是由政府所主导与设定。而已开发的国家,却很难看出其特定的发展策略。因为在这些市场经济的国家里,民众通常在不知不觉中就执行了此国家应当发展的策略与方向,并不需要政府特别的大声疾呼,或用强硬的手段,才能落实应当采行的策略,政府只需要将一些相关的法令规章加以完善的制定即可。”(注:于宗先:《台湾经济的竞争策略》,台北。)

      台湾,作为一个开发中的经济体,近50年来当局以策略主导经济发展的色彩非常鲜明。台湾经济机关,负责订定经济发展计划及发展策略,如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委员会(经建会,其前身为经设会——经济设计委员会)。

      至于台湾订定经济发展策略的理论基础,先后有二大主流,先是顾志耐(Kuznets)的“工业化理论”,“工业化概念与经济发展概念,乃属同意语。”(注:Kuznets.S.: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e,Selected Essays.New York.1965,PP.236-238。)据此,台湾第一步把工业化作为台湾走出贫穷落后窘境的策略性手段。

      第二步则根据熊彼德的“技术创新竞争理论”,强调新产品、新技术、新供给来源、新组织型态的竞争。台湾当局据此指导技术创新作为促使台湾经济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台湾工业化的阶段是从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接下来则从80年代初期进入技术创新阶段。从工业化到技术创新,使台湾生产体系具备了参与跨国区域竞争的条件。因此,1986年台湾开放外汇管制后,台商开始有规模地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把生产体系陆续延伸到东南亚、欧美、中国大陆等地,使台湾经济进入“全球运营”时代。到公元2000年,台湾经济体系基本上已处在全球产销大循环的架构之内。

      一、各阶段开展策略解析

      以下将各个阶段的开展策略作进一步的解释。

      (一)工业化阶段。

      50年代初期台湾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开始致力于工业化开展,初期是以民生日用品及初级农工资材的制造为主,后来才逐步推升到基本原料及外销商品的生产。此一工业化阶段尚可分成下列三段过程:

      1.自给自足时期:即50年代以生产制造内部需求产品为主,部分用以替代进口产品,节省外汇支出。

      此一时期之原始资本积累,一部分来自美授及国民党当局自大陆移转来台的黄金准备。但贡献更大的则是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当局以公有企业股权换取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再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原先冻结在土地上的地主资本则释放出来,转投入工商发展。

      原为大地主后因土改政策转化成工商巨子的辜振甫先生,解读台湾经济成功的因素时,首先指出的因素即:“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他说:“落后的土地生产关系会导致土地集中及地租过高现象,致使广大农民阶层丧失购买力。并且将地主有限的资本冻结在土地上。而从事工业生产追求利润的行为,也会因为地主坐享高地租收入而不具诱因,因而阻梗了对工业进行投资。”(注:辜振甫:“不是奇迹——读‘台湾的故事——经济篇’有感”.台北.经济日报.1998年9月6日。)台湾的土改政策,正是导正了此种资源扭曲现象。

      根据台湾经济学界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1952年至1961年期间,台湾制造业之“国内生产每单位增加额”中,内部需求扩张与进口替代两项因素的贡献度合计达87.9%,出口扩张因素仅有12.1(注:成嘉玲主编:《台湾经济的开展》.台北.世界书局.1981年1月初版,第56页。)。

      2.出口扩张时期:即60年代。一般认为,台湾经济系从60年代初期开始起飞,因此60年代堪称台湾经济起飞的“初升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