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迈向新世纪的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财经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0年,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 成为西南地区最早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面积9.6平方公里,地处重庆主城区南坪地区, 东靠渝黔高速公路,西临长江,北接长江大桥,南至7公里。距火车站3公里,距重庆港5公里,距飞机场28公里。交通便利。

      发展势头良好

      经过10年的发展,开发区已形成一定规模,截至1999年底,区内已注册各类企业近1200家,其中内资企业900余家,注册资本30 余亿元人民币;三资企业262家。三资企业投资总额13余亿美元。 投资者来自欧、亚、美、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如日本本田、电装、关西涂料、三铃大金、台湾顶益、南亚塑胶、瑞典爱立信等,已相继落户开发区。随着引进企业的陆续建成投产,开发区的经济效益已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1994年至1998年,工商税收已连续5年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递增,1999年又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4.3 亿元,工业总产值62.78亿元,实现工商税收5.84亿元,财政收入3.47 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7.96%、22.87%、22.38%和155%。

      为适应中国加入WTO、迎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开发区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及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作出了“二次创业”的决策,就是在第一次创业的基础上,搞好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转向以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外经、外贸为重点的第二次创业,努力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方面,再创新的优势。在实现重庆新的振兴中,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重庆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向型经济的基地,现代化的工业园,两个文明齐头并进的示范区。

      形成自身特色

      一是与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重庆是一个老工业城市,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开发区把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带动当地产业升级换代,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抓住国家对“三线”军工企业搬迁调整的机会,将信息产业部直属“3所3厂”,从深山偏远的地方,迁到开发区内,经过精心规划,重点建设,大力扶持,已经形成面积达1 平方公里多的电子工业区,其技术、人才、设备力量和科研成果,在全市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均居于领先水平。随着技术嫁接,科技成果开发的成功,该区在振兴重庆电子工业方面的潜力,将不可估量。汽车摩托车是重庆的支柱产业,开发区以此为产业导向,促成中国摩托车王重庆嘉陵与日本本田合资,在开发区建成嘉陵——本田汽车摩托车公司,两强联合生产的125型双缸摩托车,其技术档次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名列前茅。 紧随其后,与之零部件配套的日本电装、三铃大金、关西涂料、捆包等企业也相继落户并建成投产。还有以台湾顶新国际集团重庆顶益公司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健新血液、力高生物为主体的医药生物工业,都形成一定规模。至此,一个以电子通讯、汽车摩托车、食品加工、医药生物以及新材料为主体的五大支柱产业,在开发区基本形成。

      二是坚持内外并举,抓大选小,着眼“三高”的招商策略。在项目引进上,我们不搞“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而是按照内外并举,抓大选小,着眼“三高”即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出口创汇的原则严格筛选。对那些资金密度小,技术含量低,污染大,效益差的项目一律不予引进,而对符合“三高”要求的项目,则全力以赴,志在必得。本着这种精神,我们引进的近300家三资企业中,工业生产性项目占68.7%。 平均投资规模达457.5万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24个。面积达1.5平方公里的丹桂工业区,成为重庆市三资企业、现代工业最集中的工业园区。其产品有的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有的填补了西南地区的空白,有的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有的90%以上出口。近两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上,取得成效。 继成功引进日本本田、电装、 瑞典爱立信等世界著名企业之后, 去年又引进首期投资即达2950万美元的台塑集团。随着这些跨国公司的进入,开发区的发展规模与质量将产生质的飞跃。

      三是为三峡库区发展服务。长江三峡工程是一项造福子孙,耗资巨大的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三峡工程就没有重庆直辖市的设立。解决百万移民,发展库区经济,帮助沿江两岸人民脱贫致富,是历史赋予重庆市的庄严使命。作为地处库区范围的重庆开发区,理所当然的要为此承担责任。为此,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力为库区发展作贡献。一是动员区内新建企业,在招工用工时,尽量吸纳库区合乎条件的劳动力,已有上千名三峡库区青年,被区内三资企业招聘录用。二是本着内引外联,共同发展的原则,对愿到开发区注册落户的库区搬迁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实行重点扶持,重庆太极集团与重庆中药研究院已在开发区联姻共谋发展。三是鼓励区内企业到库区投资发展,已有民营企业在丰都投资,办起了库区建材厂。四是帮助库区各开发区加快发展,对库区新设立的各开发区,从政策咨询、规划建设、到技术指导,都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使他们尽量少走弯路快速发展。由此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目的。

      具有独特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具有宽正面即面对我国较为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广阔地域,易于接受来自两地区的辐射;大纵深即依托地是大西南五省区两亿多人口的大市场;两条纽带即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带;两个辐射面即向东可辐射三峡库区,向西辐射到大西南。重庆开发区所处的南坪地区是重庆市主城区之一,离市中区仅一桥之隔,早在80年代长江大桥建成后,市政府就在此投入人民币近20亿元,建设了水厂、变电站、电信分局、金融机构、假日饭店、生活区、贸易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管网等基础设施,使这里成为重庆市最具现代意识的新市区。有了这样的基础,开发区就可以大大减少资金投入,缩短建设周期,加快发展进度,投资者就可收到投资少,见效快,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与其他开发区离市区几十里远,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基础设施没有数年形不成配套能力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