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15年风雨历程,开发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资料显示,到1998年,单是14个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创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工业产值达10亿元,创税收1.1亿元,创汇5000万美元,等于每投入1亿元人民币即引进外资4000万美元,创造4亿元的工业产值, 其单位面积的收益率和投入产出比均达到或高于国际上通行的出口加工区水平。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步入调整期以及其它诸多因素,开发区的发展也遇到一些困难,有的开发区管理者甚至发出这样的慨叹: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已到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开发区的路该怎样走,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各自的“真知灼见”,为开发区的未来“把脉处方”。综合来看,大致有4种选择:一是建设社区式开发区, 成为社会的缩影;二是“克隆”行政区,设立一整套行政机构;三是走产业集中型的工业区发展道路;四是发展特区式的开发区。 因为各开发区所处环境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对某种模式的优劣显然不能妄下结论,但这4种选择每个都存在着缺欠或不足。 社区式开发区,五脏全、功能全、包罗万象,显然不利于快速发展。“克隆”行政区,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多,相对企业量少,淡化和削弱了开发区的优势和特色。建设一般性的工业加工区,建设起点低,产品档次低、生产效率低,显然不是开发区的建设初衷。而特区式开发区,不过是求得政策和体制上的更多优惠,从目前现实看,缺乏可行性。 那么,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出路到底何在呢?答案不可能是惟一的。各开发区因地制宜、因情制宜的实践也表明,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求新、求变的需求,而求新、求变的关键是找准开发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的,也就是说,这个开发区应该搞什么以及搞成什么样。 刚刚晋升“国家队”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广泛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智能园区的思路,以期实现开发区由量的扩张到质的膨胀,完成开发区的历史使命。 所谓智能园,就是以智能为标志,是集知识经济、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园区。它具体应包括4层含义:一个以高技术产业、 高科技企业、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的经济园: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的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的创业乐园;一个融现代科学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园区;一个人居环境清洁、优雅、宜人、文化气息浓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态文化园区。 据了解,为建设智能园,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并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覆盖4平方公里, 固定资产投资30多亿元,建筑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协议投资额80 亿元,引进各类项目250多个,实现技工贸收入30多亿元, 而且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政策环境较为宽松。 另外,建设智能园还有一大益处,就是当国家关于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已经到期,政策优势逐步弱化,靠“政策”招商吸引力已经不再的今天,智能园以其知识、信息、智力等要素优势,促使潜在资本变为现实的投资,正好填补了这一空间。 由此可见,智能园的尝试是有益的,前景也是广阔的,特别是当着21世纪即将到来、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之际,智能园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