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8日,是浦东新区向全世界开放整整10年的纪念日。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业已看见中国“入世”的曙光。外高桥保税区作为浦东开放开发的缩影无疑在入世后会面临新的功能定位的任务。因此,我们理应科学地回顾保税区10年来的发展与成就,我们理应洞悉融入世界经济给外高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应当在保税区目前形成的功能格局基础上探索新世纪外高桥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和开发。 一、外高桥保税区10年的发展与成就 1990年6月, 就在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向全世界宣布开发浦东的两个月后,经国务院批准,全国规模最大、启动最早的自由贸易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在浦东设立了。10年来,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点睛之笔”。 回顾外高桥保税区十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进行概括:两个阶段、三大功能、四区并举。 外高桥保税区建区以来,在发展上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至1993年,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是1993年以后至今,这一阶段在进一步完善市政建设的基础上,重点转向推进保税区的功能开发上。 在第一阶段中,外高桥保税区以外高桥电厂、凌桥水厂、浦东煤气厂和4万门程控电话局为依托,建成了集水、电、煤气、运输、排水、 通讯、排污为一体的齐备的基础设施,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从93年至今的第二阶段里,外高桥保税区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开发保税区的功能。从一开始的国际贸易到进一步开发加工贸易的功能,直至目前为止,外高桥保税区已形成了国际贸易、保税加工和物流仓储三位一体的功能格局。 外高桥保税区内,转口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区和管理生活区四区协调运作,业已形成了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区。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外高桥保税区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 (1)生产贸易同步 经济增长显著 从1995年开始, 保税区功能开发的步伐明显加快,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优势进一步显现。与“八五”期间相比,“九五”期间外高桥保税区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1.3 亿元,五年平均增长23.3%,比“八五”期间增加4.7倍。 “九五”期间,保税区将完成进出口额166.15亿美元,五年平均增长39.6%,其中出口额完成57.44亿美元,五年平均增长46%, 占“九五”期间销售收入的22.1%。 1998年,外高桥保税区的GDP已达61亿元,以浦东新区2%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当年GDP总量的近10%,创造了2 ~3 年翻一番的成功业绩。 1999年上半年,保税区的进出口额占上海市企业进出口额的13.5%,其中出口额占11.87%、出口增量占上海市企业出口增量的45%。 (2)积极引进外资 招商势头不减 从1991 年外高桥保税区进入实质性开发以来,到1999年12月底的9年间, 保税区累计批准项目3975个,其中外商投资项目2699个,占67.9%;保税区累计投资额达48.04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额37.23亿美元,占77.5%;9年来,外高桥保税区协议利用外资共计19.4亿美元。 “九五”期间,保税区利用政策优势,使一批较大规模的加工企业和高技术项目陆续进区,并且以跨国公司为龙头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群、汽车零部件产业群等工业群。新近,美国的通用、康柏,德国的蔡司和日本的夏普相继在外高桥保税区设立物流分拨中心;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有机硅项目、世界著名的菲亚特集团也都纷纷落户于外高桥。 保税区引进外资质量的提高,产生了“聚集效应”,为上海市的招商引资起到架桥铺路和“以外引外”的作用。 (3)保税商品市场交易活跃 外高桥保税区在全国首先建立保税区商品交易市场,目前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100亿美元。当前, 保税交易市场的商品交易主要集中在建材、化工、纺织、铁路、交通工具、办公用品、电子、机械、机电、食品等大类商品。由于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保税商品交易市场的运作正在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4)港口吞吐货物量迅速增长 外高桥保税区港区仓储、 装卸设施日趋完善,为保税货物的运输、港口的吞吐和仓储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999年1至9月,保税区港口的吞吐已完成567.3万吨, 比1998年增加30.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尤为显著,1 至9 月份已完成480.9万吨。集装箱进出口吞吐量去年1至9月份完成67.2万标准箱, 比前年同期增加36.6%。 (5)保税区社区建设日臻完善 从1995年生活区全面启用开始, 外高桥保税区以规范化、全面化、高格调为目标,业已建成与现代化都市生活相匹配的各种服务设施和娱乐设施,丰富了保税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经过近10年的开发建设,外高桥保税区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保税区在带动全国尤其是沿海和沿江的地区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述成就的取得,有赖于外高桥保税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腹地优势,有赖于国家赋予保税区的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关税优惠政策、进出口管理政策和功能性优惠政策),有赖于上海人民和保税区人民的创造性劳动,也有赖于保税区一贯“依法治区”的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高桥保税区从一开始就注重建立一个规范、 有序的投资环境。1990年9月,在外高桥保税区建立伊始, 上海市人民政府便发布了《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办法》,使保税区的管理有章可循。 而1996 年12月1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1997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条例》则是外高桥保税区法制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用立法的形式明确了保税区的性质和功能,使保税区的法制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为保税区功能的开发和保税区投资环境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