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运业创新高看香港经济复苏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瞭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香港特区政府经济局于最近宣布, 香港港口 1999 年总吞吐量达1620万个标准集装箱,比上年增长11.2%,再度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

      香港航运业人士认为,作为香港经济寒暑表的航运业货物处理量大幅攀升,显示香港经济在经历了金融风暴的阵痛之后,已经从谷底走向复苏;另一方面也表明,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航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依然保持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香港航运业重夺世界第一

      刚刚过去的1999年,维多利亚港显得比前一年更加繁忙,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强劲。据香港特区政府经济局的最新公布:香港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葵涌集装箱码头取得7.7%的增长,吞吐量达1030 万个标准集装箱;中流作业的吞吐量为280万个标准集装箱,上升7.5%;内河货运取得29%的高增长率,达310万个标准集装箱。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同时发表的最新统计数字进一步显示,1999年第四季度,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前一年同期有明显增长。

      第四季度,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为4440万吨,比前一年同期上升12%。其中,抵港货物增加了10%,离港货物增加了15%。海运货物比前一年第四季度上升了9%,河运货物增加了23%。 河运贸易范围是指香港邻近水域,包括珠江、大鹏湾和澳门,以及其他在广东和广西与香港邻近水域相连的内陆水域。海运货物指河运贸易范围以外的船只所运输的货物。

      1999年第四季度与1998年同期比较,在海运抵港货物总吨数中,上升幅度最多的主要装货国家和地区有德国、泰国、中国内地、马来西亚、美国、中国台湾、日本及新加坡等。在海运离港货物总吨数中,上升幅度最多的主要卸货国家和地区有澳大利亚、日本、德国、中国内地、马来西亚、印尼等。

      香港货运业协会主席刘少荣指出,1999年,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全年增长,大幅超过年初的预测水平,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并重新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除全年货物吞吐量有大幅增长外,全年抵达香港的班轮超过21万班次,来往全球170个目的地。

      香港航运业人士认为,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再创新高的原因,与海外市场兴旺,市场需要增大,内地货物出口增加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香港特区政府为提高香港航运业竞争力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已初见成效。2000年香港的航运业会继续看好。

      特区政府新措施已见成效

      航运业人士看好2000年的香港航运业发展前景,一个重要因素是香港特区政府面对21世纪,为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有力的新措施。

      香港航运业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于1992年至1997年,连续六年保持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的地位。受亚洲金融风暴及全球贸易量下降影响,1998年,香港航运业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后,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增长幅度减至0.8%,仅为1457.9万个标准集装箱, 让出了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的地位。为提高香港航运业的竞争力,特区政府面对挑战,采取了多项措施:

      降低在香港注册船只费用。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1999至2000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建议大幅降低船只注册收费,包括建议将船舶首次注册收费由最高10万港元降低至1.5万港元, 及每年吨位收费由最高18万港元降低至10万港元,另有21项与船舶注册有关的收费均取消或大幅降低。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船东会共同提供的资料显示,香港目前的船舶注册费用,已较利比里亚、巴拿马、新加坡及挪威等地便宜;

      引进为香港船舶而设立的一个品质管理系统, 以提高香港注册船舶的质量及成本效益。这项安排取代了过去为香港船舶进行的首次注册检验及每五年进行的检验;

      引进双重课税宽免安排。香港特区政府已经与美国、中国内地、新西兰、荷兰等订立双重课税宽免安排。香港注册的船只到这些地方都不用再纳税,而对方的船只来香港亦免课税。香港海事处预计,还可与另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订立双重课税宽免安排。这些措施有助于吸引更多船东和船舶公司在香港注册船只和设立公司;

      加强在海内外宣传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吸引力。1999年起陆续在西班牙、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香港航运业宣传活动,包括直接市场推广活动、举办国际航运会议等,推介香港在航运业方面的优势;

      特区政府与职业训练局及有关大学合作,开设更多新的课程,加强有关学术研究,加速培养新一代航运业人才;

      鼓励发展与航运业有关的市场,为航运业提供全面的支援性服务,发展亚洲地区的船壳保险业务及法律仲裁服务等。

      特区政府的这些措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在2至3年内,使在香港注册的船只吨数由1998年底的620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以上。 香港特区政府经济局于3月23日最新公布, 自从特区政府推出上述新措施后,香港船舶注册总吨位有了大幅上升,目前已达到870万吨, 增长幅度超过37%。超过香港回归祖国前的水平,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香港船东会近日表示,其会员准备在2000年将更多数量的船只转到香港注册,争取在一至两年内使香港注册的船舶吨位突破1000万大关,进一步加强香港船舶注册在国际上的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