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新千年的话题:经济特区如何“特”

作 者:

作者简介:
宋阳新 广东省委党校

原文出处:
沿海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步入新世纪的经济特区,当她拥抱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的时候,她还只有20岁。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根本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理论,经济特区是我国依据这一理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的历史产物。经济特区是因要探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的新课题而诞生的,同样,经济特区要为未完成的新课题在新世纪继续创业。经济特区如何将上一个世纪的使命在新世纪继续引向深入,继续闪耀其“特”有的光芒,关键是紧紧抓住对外开放这个政策不放。新世纪经济特区最大的“亮点”依然是对外开放,要努力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在对外开放方面再谱辉煌史章。

      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产物,她主要发展路数就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是特区的基本特征,也是新世纪特区创业的关键措施。经济特区享有对外开放的“超前”试验权,抓住中央对经济特区“三个不变”方针的历史契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今后在这一点上要向更高层次上发展。从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比较现实的选择是:第一,要利用加入世贸的重大机遇,开放金融,扩大融资领域和渠道,积极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实行外贸多元化战略,加快外贸体制改革,推行外贸代理制;第二,积极引进世界跨国公司投资办厂或建立分部,促进特区经济的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积极组建特区自己的企业集团,实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扩大并抢占世界市场的份额;第三,争取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区一体化的“排头兵”。经济特区与港澳台经济一体化探索成功后从而带动中国内地与港澳台经济一体化;第四,力争成为我国参与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超前试验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当前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国政府已承诺不迟于2020年实现亚太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对外开放条件比较成熟的经济特区就应争取成为这一更高层次开放的试验区。

      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要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增创产业新优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工业还应当是特区的主导产业,但必须向高科技产业发展,特区政策优势淡化后,再创高新技术产业新优势。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就为促进区域内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拓展了空间,作出了贡献。高新技术的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人才力量的拥有水平相适应的,特区政府要为其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在强调发展高科技的同时,决不可轻视或放弃普通适用技术生产项目,可以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提高其技术含量和竞争力。要大力借助外商投资和技术,进一步加强特区的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注意培育战略产业,增强特区经济实力。经济特区今后要对周边地区经济形成更强大的服务、带动和辐射功能,必须大力发展以金融、信息、商贸、通信、旅游、保险、咨询等行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实行产业开放政策,也是经济特区增创对外开放优势的比较现实的选择。经济特区可争取在我国一些尚未开放的产业进行对外开放试验,并在一些已开放的产业和领域进行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探索。

      经济特区创立之初,就负有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路子的重大历史使命。步入新世纪,经济特区要加大力度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作出新贡献。增创经济体制改革新优势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关系密不可分。特区政策优势弱化后,再创体制新优势。经济特区只有在实现了体制的再创新之后,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特区。特区要建立健全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运行机制、体制和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所有制资本运营、价格、中介服务、社会保障、分配、市场法规和行政管理体系。按照经济市场化的运行规则,界定政府的职能,建立精干、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的职能转到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实行间接宏观调控,把政府不该管的职能归还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并把转变政府职能与改革政府办事制度结合起来,使办事制度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按照政企分开、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经济特区新世纪由中国体制改革的“试验场”转到争取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目的是要为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形成提供更多经验。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经济特区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内地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加大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这一历史使命更好地完成。特区新世纪的发展,不能单从自身暂时的局部利益出发,而必须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大格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内地也已积累了发展市场经济的一定经验,经济特区和内地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同一目标迈进,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同舟共济的原则,加强特区和内地的联系与合作。经济特区与内地应在产业发展方面合理分工,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转变特区与全国各地经济协作和合作的方式,从单纯引进转变为引进与走出并举,从单纯利用内资转变为利用内资和利用内地资源、劳动力、市场并举,在巨大的国内市场上开拓特区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实现经济特区的产业合理转移和结构调整,同时又利用特区优势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既带动内地走向世界,也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经济特区可重点参与中西部的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化工业投资等。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在增强“造血功能”上下功夫,要在增大“帮”与“带”的乘数效应上下功夫。随着特区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壮大,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