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00)05-0018-02 一、社会转轨时期所存在的某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因素 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个过程中,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契约意识逐步确立,个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此而带来了我国人民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方面的积极的、革命性的变化。然而,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经济——社会转轨时期,市场经济活动具有功利性与道德性的内在矛盾,等价交换规律也存在着自身的伦理缺陷(经济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的分离)。一旦伦理道德建设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有极端个人主义特征的“单一经济人”就会破土而出。“他除了钱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句大众流行的语言曾经很形象地描绘了某些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状态。过度片面的发展使这种人蜕变为赚钱和花钱的机器,成为丧失社会理想和道德责任感的“经济动物”。 在两性关系领域内,这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金钱与爱情,不乏有人从内心里认定两者是完全可以划等号的。有一位作者在一份颇有名气的家庭杂志上曾这样写道:“男人以赚钱为己任,以赚钱为生活目标;女人则以消费来显示其存在,展示风采。这已是当今生活乐章的主旋律”。为此,他呼吁男子汉们:“把一门心思用到赚钱上去,等到成了小富或中富之后。女人便会娉娉婷婷地向您走来了……,那个时候,你就有权力对你所爱的女人说:‘请你靠在我宽阔的胸膛上,请您跟我一起过日子’”。这是一个相信“有了钱就可以拥有一切”的典型例证;它不仅将两性关系简单化地归结为金钱与美貌的等价交换关系,而且完全丢弃了个体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和个性上的全面发展。这种丢弃无疑是以小聪明取代了大聪明。 科斯洛夫斯基认为:“不受限制的对利润和利益的追求导致了吝啬、贪婪和人类行为目标的财富的损失的转变。仅仅通过市场成果,也即通过具有需求意义的支付意愿的成功参与来协调生产和社会的状况分配,会导致在控制和分配生活机会时的过分的主观主义,会导致对有着本质意义的生活目标的忽视。”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就是个体的发财致富欲,按照恩格斯的说法,这种“卑劣的贪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然而,这种对于经济利益的无限追逐欲,也使得人们的需求趋向单一和平庸。这种单一和平庸势必导致人们婚恋生活的枯燥和乏味,引起性与爱、爱与义务的分离。从哲学的高度看,人们在婚恋生活中丧失生活情趣,片面追逐感官享受,也是他们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相分离,生活手段与生活目标相混淆的、人的类本质被异化的特殊体现。 二、科技高速发展对于人们精神心理尤其是社会心理的变异性影响 通讯、交通、电脑、生物遗传工程等科学技术持续的迅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手段去减少饥饿、贫穷和疾病,同时它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家庭的物质构成及其生活方式。但是,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导致人类家园荒芜的环境污染、毒品滥用和爱滋病毒等,构成了精神污染与生物学污染的交汇,于无形中摧毁了人们生活的意义。 科学与伦理的冲突现在已为世人所瞩目:一方面,科学技术以闪电般的速度前进;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态度和行为方式则似蜗牛般爬行。这种巨大的反差,无疑会引发道德享乐主义与道德义务主义之间的论争。实质上,物质上的贪婪与思想上的疲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现代富贵病与人格异化只是一墙之隔。因为,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一切物质福利如果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等精神养分的滋润,就有可能产生出新的愚昧无知。 在一种花钱如流水似乎已经成为时尚,审美和智力需要被放置于肉体享乐之下的环境的熏陶下,一些年轻人很可能丧失理智和思想,以致于失去爱的力量和能力。因为他们的情绪已经被自己所迷恋的物质对象所牢牢地系住,个性的自由正在走向自己的反面。无数事实提示:科技高速发展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为人们创造出一种高度人性化的生态与社会心理环境。人们的生理需求、心理与社会需求、审美与道德需求三者高度的、有机的统一,有待于他们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去创造出高情感,其中自然也包括真挚的、深沉的两性之爱。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婚恋领域内,一些平庸的、肤浅的、无聊的货色正在打着时髦而美丽的“科学招牌”去愚弄青年。所谓电子测姻缘、科学看手相观察爱情以及10元钱可买得爱情秘诀之类的欺世盗名之举,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并影响着青年的婚恋生活。都市化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隔膜、疏离、冷漠以及个体发展机遇的不可捉摸性,都为这一类“现代迷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一定的气候和条件。 三、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中某些不健康因素与封建残余意识综合影响 在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资金和商品大量地涌入我国;与此同时,他们的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准则也逐渐地渗入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如科学的理性精神、社会公德意识、个性发展意识等当然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然而,在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背景下所滋生的嬉皮士和雅皮士文化及其生活方式,对于我国少数青年有着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