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郗杰英□主持/刘俊彦□编辑/杨长征 向着文明与进步的新跨越 农村青年新概念——怎一个“农”字了得 长期以来,农民在我国不仅是职业称谓,也是身份特指,这是由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决定的。2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农民构成发生了深刻而明显的分化。这种分化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 过去由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绝大部分农民都是“种地的”,很少产生分化。1978年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各项农村政策的推出和落实,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空前提高,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已有近两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到非农产业部门或进城打工,农民这一群体发生历史性的明显分化。如今,他们中有的人已经成为工人、商人、企业家、工程师、会计师、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在城市里长期从事各种职业的打工者,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本报告所指的农村青年(14—28周岁)正是出生、成长于这一分化过程中,他们的身影活跃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涉及多种职业。因此,农民对他们只是一个身份特指(农村户口)。为了方便叙述和对照,我们将他们大体上分为三类:在乡务农者、在乡务工(商)者和进城(异地)打工者。当然,这个年龄段还有一定数量的人是正在上学的学生。当代农村青年的过去与现在都与这一年龄段的经历相联。 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目前14—28岁的青年总人口数为3.173亿。按照《1999:中国统计摘要》提供的数据,1998 年底我国总人口达到12.48亿,其中乡村人口8.686亿,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约为69.6%。按照同样的比重推算,14—28岁的青年人口中,农村青年应有22084万人,扣除其中正在接受9年制义务教育14—16岁的约5400万人(不包括小学毕业未升入中学和初中阶段辍学的部分),目前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农村青年实际上不会少于1.6亿人, 占农村劳动力人口4.9亿的32.5%。不同角度的研究显示, 高峰时期曾经吸纳了1.39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镇企业和号称8000万的流动民工,其主体都是农村青年。 在本次调查涉及的4136名农村青年中,有68%的人回答自己在农闲时外出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接受调查时正在务农的青年占调查对象的39.5%;在乡镇企业上班、在附近城市打工或经商的占26.9%;从事其他职业的占12.2%;在校学生为21.4%。由于本项研究抽样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调查实施时正在异地打工的青年没有进入调查范围,所以,以上的比例显然不能反映农村青年的全面情况。与本项调查同时进行的城市打工青年调查数据可以作为分析这一问题的参考变量。近年来许多关于农村青年社会流动的研究都表明,农村青年已经成为中国大地上最不便于进行职业归类统计的、正在不断分化的一个特殊群体。 农村青年新特征 1981年1月, 四川青年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通过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而成为经典:黢黑的布满皱纹的脸膛、粗糙的双手、透露出无限沧桑的眼神。这是那一代青年对中国国情的深切体验,是对当时农村和农民形象的写真。20年过去了,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代农民长大成人了,他们出生、成长在新的环境之中。与他们的长辈相比,当代农村青年有哪些新的特征和特点,又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呢? 他们是理直气壮、敢于求富的一代。这一代农村青年心中没有极左年代的“余悸”。党的富民政策自他们懂事起,就越来越明确,越来越落实,“奔小康”正一步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家乡面貌的改变。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强烈的,他们渴望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贫穷的命运,而且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成为他们奋斗进取的不竭动力,而这正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向现代化迈进的“永动机”。如果说当年广大农民跟共产党走,推翻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建立新中国,“打土豪,分田地,当家作主人”是动力;那么今天,“发家致富奔小康”就是广大农民和青年衷心拥护改革开放的动力。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正基于此,这是进步的常识,伟大的真理。 他们是奔走四方、积极进取的一代。据我们的抽样调查,这一代农村青年有近三分之二的人离开过家乡外出打工或做生意。这是他们的长辈难以想象、更不可能做到的。而且问到他们外出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想出去“开眼界、学本事、求发展”。这反映出当代农村青年不甘现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要小看了农村青年“流动”的意义。在流动中,他们长了见识、学了本事、变了观念;在流动中,他们转移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为农村产业调整做了贡献,为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了贡献;在流动中,他们又把财富和文明带回家乡,为改变家乡面貌做了贡献。这种新的人生体验是当代农村青年非同凡响的生命乐章,拉进了他们同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距离。 他们是崇尚知识并迫切以求的一代。虽然当代农村青年的文化程度与他们的长辈相比相对较高,但他们并不满足。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自己身边的人比较富裕主要是因为“能力强、会经营管理”和“有文化、有技术”。这种认识使当代农村青年在学习与教育方面形成了“双高”趋向,即学习实用文化科技知识的高热情和对子女教育的高预期。据1999年的调查显示,“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农村青年当前生活和未来最重要的因素(认同率高达80.4%),与此同时,有79.8%的农村青年认为离开学校应继续学习,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学和参加各种培训班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迫切需求。他们学习的最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能”。本次调查还显示,当代农村青年对子女教育的预期很高。期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高达72.9%。这种高预期已同城市青年难分高下。这一方面反映出在我国崇尚知识已成时尚,另一方面也使“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