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入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人们在吹呼新世纪到来的同时,无不关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决定未来发展的年轻一代的发展。如果说20世纪我国青年研究的主题是“青年教育”,21世纪青年研究的主题则将扩展至“青年发展”。 探究青年的发展,当然不能离开青年发展的时代背景。21世纪中国青年的发展面临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二为世界范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长在这个时代的我国青年,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造就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可以说有着比以往历代青年所少有的发展机遇,也会遇到许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无论是机遇还是问题,都给青年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青年研究历来有“紧跟时代,贴近青年”的好传统。21世纪我国的青年研究无疑仍将追踪时代发展的潮流,不间断地到青年中去,研究青年发展过程中凸现的新课题,从而为青年的成长成才作出理性引导,为政府及有关青年工作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分析和预测,笔者认为,21世纪我国青年发展的课题,已见端倪者至少有以下六个: 终身教育 知识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以往青年的学习和受教育,是在走上劳动岗位以前的任务;未来社会,教育与劳动将是一种双向循环,教育不再是一件阶段性任务,而将伴随人的终身。如何在青年中形成终身学习观念,如何对公民实施终身教育,已成为新世纪培养知识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一项战略性课题。 中国的教育,自1949年以来的50年发展迅猛, 到1998 年全国已有73%的人口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显著发展,高等院校在校生总数达643万人;然而, 当今青年的受教育状况仍相当不足。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千分之一人口的抽样调查,青年人口(15~35岁)的受教育状况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1%,其余为高中14.84%,初中49.04%,小学28.63%,还有4.39%的文盲半文盲。 当今青年,无论是在校还是在职,对于知识时代的到来几乎都怀有知识不足的危机感,学习求知热不断升温,对教育有着越来越高的期望。“为了今天的成就,每天做好八小时的工作;为了明天的成就,每天坚持两小时的学习。”世纪之交上海青年中的这句流行语,表明终身学习的观念已开始为青年接纳,青年职工参加各种培训班、技能班、业余学校、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的人数逐年增多。北京在职青年忙“充电”格外引人瞩目的是,他们参加业余学习的费用,个人自己负担者达49%,个人与单位共同负担者为38%,全部由单位负担者只有18%(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1999年的调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8年在城市青年中的抽样调查显示,对问及“您希望具有什么样的学历”的回答是:“拥有大专学历”的人数占22.1%, “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数占32.8%,“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占20.9%,“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占8.8%,“拥有博士后学历”的人数占7.9%;而这些被调查者的现有学历是:大专18.1%,本科13.2%,研究生0.7%。 期望大大高于现有水平,分别高出4.0%、19.6%和36.9%。这些调查数据, 无不反映了广大青年对知识和教育的嗷嗷待哺之情。 21世纪的青年研究,要在改革现有教育体制、为青年提供更广泛的受教育机会,以及造就知识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比尔·盖茨说:新世纪衡量贫富的尺度将是教育。与此同理,新世纪衡量青年发展的尺度将是受教育程度。 创造力开发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型劳动者的必备素质。重视培养青年的创新意识,开发青年的创造能力,正是知识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受创造欲望驾驭,以追求独特性、新颖性为目标,是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等能力的总和。简而言之,创造力就是提出新设想、探究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的能力。创造学的研究表明,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自然属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平凡人物与杰出人物之间并无本质的不同,区别在于其创造力是否开发和开发的程度。中国内地青年创造力开发的状况如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共青团中央1999年的一项名为《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的研究,设定下列三个指标进行测定: A.探究能力。测题为“你是否喜欢甚至习惯于寻找事物的起因,好探究为什么?” B.想象能力。测题为“你是否喜欢联想,头脑中不时有新想法涌现?” C.收集信息能力。测题为“你是否可以从众多的信息源中,迅速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调查结果,对上述三题持肯定态度者依序分别为65.3%、72.8%和73.5%,而对上述三题均持肯定态度者只有14%。结论是:青少年创造力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 青少年创造力开发不足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对中国教育和欧美国家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中国的教育历来重知识的传授、记忆和积累,欧美的教育则重启发、思考和创新。正是这种重记忆、轻创新的教育,束缚或压抑了不少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中国一位教育家吕型伟在《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5 期发表文章,提出一个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中国为何缺乏世界级大师?”他说,新中国建立50年,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但没有涌现出特别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在国内没有一个得诺贝尔奖的。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教育观念有关。他批评了三种教育观念:(1 )将全面发展解释为平均发展,不重视个性发展,压制了一些奇才、怪才、偏才和狂才;(2)将教育平等理解为人为地拉平,取消重点中小学校, 实行划地为牢的招生办法,弱化了竞争;(3)实行标准化、同步化的教育模式, 把对人的教育等同于物的机械化大生产,压制了个体的创造性。正是教育界这样的一些反思,在有力地推动着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何为素质教育?尽管人们的理解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核心在开发创造力。离开创造力的开发,即无素质教育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