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所谓回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在青年学生中,回避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正面教育表示反感,回避教育的机会和场合 青年学生的年龄多在14—18岁之间,个性意识增强,有一定判断事物的能力,但理性思维尚未完善,还不能辩证地认识和分析事物。特别是对于正面教育,往往采取反感回避的态度。例如在某职专进行“青年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对“你崇拜的偶像”一题的答案,选择列目中的“李素丽”、“高建成”的只占10.2%,其它选项以港台歌星、影星居多。很多学生坦言:看报从不看第一、二版,电视从不看与政治有关的内容。有的甚至从心里就反感树起来的典型,有的认为这些离自己太远。 在学校教育中也是经常出现令教师们寒心的场面:学生们或心不在焉,或闷头大睡,或偷看小说。当教师和家长与学生单独谈话时,青少年的表现令人瞠目,有的家长反映每当提出与孩子交谈时,孩子便动辄以作业未完成、复习功课紧张等堂皇之词推托,回避与父母的直接交流,久而久之,便产生隔阂。对师生间的谈话学生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回避心理。 2.面对矛盾冲突,不能认真思考解决方式,而采取回避的态度 青年学生有一定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常常缺乏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回避困难便成为一种处理问题的态度。无论是对待学习问题、情感纠葛,还是择业困境,都有不少学生宁可选择逃避。 二 青年学生回避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1.主观因素 一是过分自信,甚至自负。长期孤独而又优越的环境,长辈们过分的夸赞和保护,使许多青年学生非常自信,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自信。这种过分自信影响了青年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常常把自己放在高于他人的位置上,在碰到问题时,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无能,只好用回避的方式来掩盖内心的胆小与空虚。二是需求日益增长,而又得不到满足。青年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人生需求的飞速增长时期,这时的人生需求包括生理、心理、求知等诸多内容,这种需求增长的速度和内容,给社会、学校和家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外界对青年学生的不理解,使他们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青春期的冲动、渴望爆发,又没有爆发的时间和场合,回避心理便自然产生了。 2.客观因素 一是家庭教育的失误。在多数家庭中,在孩子小时候往往过分溺爱,而孩子大了,特别是在诸多方面不能尽如人意时,又过分严厉,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不能把握恰当的度,对孩子先扬后抑,特别是到青年学生时期,儿时的习惯心理已基本形成,此时又得不到大人的理解,往往封闭自己,回避现实,特别是回避家长,形成所谓人人感到困惑的代沟。在与孩子产生隔阂后,家长很少反思自己的行为,常常一味地责备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回避心理越来越严重。 二是管理方式单调呆板。孩子进入幼儿园和学校,他们怀着好奇、憧憬的心情,渴望得到丰富多彩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的经验,但我们的幼儿园和学校教育更多地侧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智能的开发。在这种单调生活和沉重的升学压力下,青年学生不断增长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厌倦学校生活,产生回避心理。 三是社会正面教育的不得力,负面影响严重。做为一个社会人,青年学生每时每刻感受着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当前的正面教育多通过传播媒介,缺乏鲜活的身边实例,而负面现象则令学生们感受很深,腐败现象,拜金主义,污染了社会风气,也毒化了青年学生的心灵。 三 青年学生的回避心理不但影响了教育的效果,而且影响了青年的身心健康。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矫正回避心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 实践证明,凡是知识丰富、论理严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不论是对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性质设计多种课型,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堂堂有新意;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课堂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第四,在教材讲解的基础上,适当开拓知识,以满足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力争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上,使学生对学校教育由吸引到信任,由信任到信服。 2.设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在“尝试”中成长 课外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方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但学习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社会经验。因此学校应利用各种闲暇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组织、安排。在这些尝试中,教师可给以恰当的指导,但不能代替。因为“尝试”是丰富人生体验的途径,是适应,是学习,是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这种愿意尝试的态度都是可贵的。在尝试的过程中,青年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有选择行为的责任、权力与能力,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3.学校与家庭结合,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学校通过走访、开家长会及书面报告等方式与家庭联系。家庭则应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而双方的结合应基于相互信任,互相支持,改变“学校与家庭交流即是告状”的现象,使这种结合成为良好的教育方式。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要求学校教育以激励为主,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到学生的考试、考查,从班级的日常管理到学校的奖励、表彰,都应形成连贯一致的制度。激励的方式有很多,小到班会上的点名表扬,大到全校大会上的颁奖,都会使学生得到鼓励。家庭教育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平等的交谈,善意的鞭策,鼓励孩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