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 (1999)06—0017—02 可能异化之一:它将会使青年的文化构成单一化。由于青年是网络时代的先锋,也是网民的主体。更由于青年人正处于价值观念的生成和选择时期,这使得青年人更容易受到网络时代负面效应的侵染和冲击。 从民族层面上说,它可能消解我们的民族文化身份。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其思想里打下深刻的民族烙印,形成了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即包括民族传统、价值观等一系列区别于他民族的意识形态结构。但在网络时代我们的青年可能丧失民族文化身份。因特网具有开放性,它完全打破了国界,连通了地球上任意两个角落。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大量新鲜而真实的信息和发达国家的先进观念。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这种文化的单向流动也可能同时消解我们有价值的应当保留和弘扬的意识形态,从而使我们的青年的文化背景呈现西化倾向。因为因特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其主导国家是美国,潜伏在这种表面现象之后的本质是因特网上运行的往往是美国式的意识形态。其中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绝不是全部。有一种观点是,在借鉴西方时不能先入为主地坚持什么原则,应该一切放开,在更先进的西方文化冲击下,传统意识形态中落后的部分就会被冲走,而仍有价值的部分自然会得以保存,这可谓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种观点过于消极。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是以自在的方式存在的,它必须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在竞争中保存和发展。如果消极弃守,那就会很快被其他强势文化消解和同化。这种同化不能简单等同于全球化。全球化的前提是多样化。如果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只能是美国好莱坞式的大众文化,就是说单一化,那无疑是人类的悲哀。一个青年必须拥有具备自身特质的民族文化身份,才能体现存在的文化价值,才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一旦失去这种特质,这个青年就失去文化身份,从而失去文化根底,沦落为他种文化的附庸。一个丧失文化认同感的青年,更容易被外在不确定的偶然性所左右,成为形形色色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工具,最终丧失独立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成为没有主体性的“橡皮人”。这也是为什么法国等欧洲国家在政府的主导下奋起抵御美国文化的原因。今天的因特网,使美国的意识形态更加畅通无阻,它在迅速地同化着中国的青少年,有可能把中国的青年人同化成为文化构成单一的、被称为黄皮白心的“香蕉”。这是单一化的一种表现。 从个人层面上说,它可能同化我们青年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是上网,还是落网?”这个网络时代的广告已快成为一句谶语,其真实语境是:如果你不“臣服”于网络,你就会落后于时代,为现代社会所抛弃。事实上,由于网络不可抗拒的力量,今天几乎每一个青年都以上网为荣。“上网了吗?”替代“吃饭了吗?”成为最新的问候语。广大青年对电脑网络的趋之若鹜,造成的后果是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被机器同化,个人的智慧被“0”和“1”二进制数字化,广大青年的文化构成因此被格式化,呈现单一的状况。尽管网络时代也会有“网络牛仔”和“网上小爬虫”之分,但只是前者更与机器趋同,后者火候不足罢了,没什么本质区别。这样,人的思想就成了批量生产、结构相同的无差别物。人类文化将变得非常单调。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带来更为充分的信息资源共享,带来更为丰富的自由选择机会,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专制——技术的专制,使本来属人的充满个性的技术变成人类的异己物,人的思想不再能操纵机器,而成为机器的延伸和手段。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人们可能会摆脱政治上的专制,但有可能被新的专制工具所替代,充满个性的语言和文化将被大一统的计算机语言所主宰。 可能异化之二:它将会使青年的处世态度消极化。在电脑网络上,青年容易获取关怀,得到虚拟的满足感。青年在成长中特别渴望自我和他人的关怀,而电脑网络在这两方面都得天独厚。 自我关怀方面,PC作为电脑网络的初始形态,其作用已经充分显现。这种作用是通过电脑游戏实现的。在游戏中,你可以抛开世俗对你的种种规定,通过按钮为自己重新确定身份、财产、相貌、性别和情人,也可以亲自设置装备、战场、战友和敌人,你不需要任何背景关系和资产准备就可以挑战一切,你在游戏中的每一次胜利都会得到清楚的赞扬和具体的奖励。而这一切对于青年来说,在现实社会是难以获得的,于是青年就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了自我肯定。而到了真正的网络时代,游戏更为丰富,青年的虚拟自我实现也更容易。而且还可以通过制作个人主页、设立网站等形式强化和扩大自我认同。因此说青年在网络世界中更容易获得自我关怀,自然就更倾向于逃避现实世界。 他人关怀方面,电脑网络的危险在于青年可能会为了寻求关怀而对其产生交往依赖。因特网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发生了革命。在沟通感情方面因特网确有其独特之处。它具有广泛性,人们可以在几千万甚至更多的人口中选择交往对象并同时与其中的许多人交往,找到知音的机会大大多于现实的狭小范围。它具有间接性,联系感情的方式是网络,人们不用直接面对,这就大大激发了彼此之间的神秘感,随之而来的是美好想象和交往热情;人们不用即时回应对方,这就给予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使其显得格外从容、机智、幽默,容易与对方保持良好关系。它具有安全性,在网络上人们往往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所以不必担忧因泄漏自己的隐私或秘密从而失去面子或危及自身利益。与网络交往的这些优点相比,现实交往的缺陷非常明显:因为现实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而且人们常常因为利益相关而互设心理障碍,很难找到真心朋友,无法满足关怀需求。因此相对而言人们很容易在网络上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