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育与青少年个性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文彬 中山大学理论部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本文将对榜样教育如何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作一探讨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研究
复印期号:200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追求个性是今天青少年群体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无论从他们的外部衣着打扮、生活方式或内部的思维模式,都明显表现出张扬个性的特征。贯穿他们个性发展整过程更多的是求新、求异的自我风格,活出真我的风采似乎成了青少年个性发展轨迹的主线。

      在青少年张扬的个性大旗下,榜样教育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换言之,青少年还需要榜样吗?他们渴望什么样的榜样教育?本文认为教育只作为一个人成长的外部条件之一,其效果取决于能否满足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榜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手段之一,在现实操作中应充分考虑当代青少年渴望丰富、完善自我个性的需要,以引导、促进青少年个性健康发展为目的。榜样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应是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

      榜样,指对社会主体的人生发展有所启发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人及其事迹。唐太宗曾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也点明了榜样的价值所在:为社会成员提供可以借鉴的人生资源,优化其成长的外部环境。青少年阶段已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形式运算”阶段,它“脱离了具体现实并从具体现实中解放出来,也使得思维有可能建立它自己的反省思考和理论”(注: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文版,第95页。),具备对自己的行为和在社会中的位置进行思索与抽象的能力,并开始考虑如何调整和改变自己,从而更好地与社会外部环境相适应,建立起自我与社会的真正和谐关系,增进社会安全感与满足感。

      人是最富于模仿性的生物。在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在过程中,观察与模仿学习成为内化的第一步和最初的基础。而实际上,在任何地方场所,青少年总是在注意、观察和模仿那些成年人或年轻人表现出来的新的行为方式。当然,也包含了对被否定行为的注意。社会上现存或故存的叱咤风云的人物或感人至深的凡人常事所凸现的并为社会所承认或倡导的功利及道义价值,又反刍了这一内在冲动,导致青少年在其成长路途摸索前进中选择一些坐标作为参照,谋求实现自我与社会的统一。从这种意义上看来,榜样是为了满足青少年内心需要而应运而生的。榜样教育不因时空变幻而失效。

      教育的效果从来都取决于教育者因材施教的实施程度。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其实,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就是其迥异于他人的个性。青少年的榜样观都是各自心理系统整合输入信息后的独特输出。每个人的个性构成了其心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因而,个性是决定人们是否接纳、怎样接纳、接纳何种榜样的内在决定因素。榜样教育法是否成功取决于其内容、方式与当代青少年个性心理需求的融合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采用榜样教育法时应密切关注学生各个层次的心理需要,树立有助于丰富、完善学生个性的榜样,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注重反馈、合理、及时引导,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互动教育方式中有所教益。榜样教育尤其要把握青少年个性发展中对榜样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外界对青少年个性发展的要求,从而因势利导,开展榜样教育。

      个性,指人的心理特点的独特及相对稳定的结合,包括个性的倾向性(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过程)、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状态(人在某种时刻与情景的心理活动水平)。简而言之,个性是个体的性格、气质、兴趣、情感、意志、理想、信念、能力等的综合体现。

      伴随着年龄与知识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显著增强,但囿于阅历与学识限制,其自我个性的认识与实践处于“个性摸索”阶段。这一阶段相对于成熟的、稳定的个性而言,明显表现出不稳定特点,并主要体现在心理上,未完全成为一种稳定的外部行为方式。他们依照各自不同的生理基础和社会、文化背景,建构自己的个性,并以自我假想的个性模式指导自己日常行为,参考行为的反馈效果不断修正自己的个性设想方案。他们憧憬着自己的美好前程,在此目标指引下,他们在不断地设计着未来的自己,虚构自己的种种能力、气质、兴趣,并在自己周围人群搜索,希冀能发现未来自己的现实模型,然后直接嫁接目标:“我要成为一个像某一人一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把他人的个性模式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但是,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并非是单一因素决定的结果,而是受各种因素交相影响。个性的发展并非在一封闭环境中实现,而是在一开放的环境中整合。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青年人通过两个阶段去丰富与发展自己的个性。第一阶段是在交往中发现自己、完善自己。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博采众家,独树一帜,丰满自我个性。对此,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非常精辟地说道:“自我同一性虽依赖于一定的认识性前提条件,但它并非决定于一个认知性的自我,而是由形成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的某种资质所构建。”(注:[德]哈马贝斯《交往与社会进化》中文版,重庆出版社,第77页。)按照其解释,就是“成长中的儿童借助于符号化普遍性的汲取,把自己结合到特定的社会系统之中,然后,又通过个性化,通过增长中的、相对于社会系统的独立性使自身得到维护与发展。”(注:[德]哈马贝斯《交往与社会进化》中文版,重庆出版社,第77页。)“自我同一性”指的是自我对自身与社会趋于某种和谐的个性的认识。而从“普通性的汲取”到“个性化”则显示了整个个性发展的历程。因而,活动与交往是青年个性发展的基础。通过广泛的社会交往,青少年才能真正认识社会,了解其运作的行为规范,从而合理塑造自我个性。

      青少年所进行的第二步便是社会学习,再内化到人的心理系统中去,从而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认为,人具有观察学习和自我调整的能力。观察学习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通过外部强化,人们学到社会所需要的;通过内部自我强化,人们可以学到自己需要的。因而,班杜拉认为,青少年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思想观念和态度等,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他认为,认同是深层次的模仿,是学习行为的内化过程,它不只是模仿榜样的外部行为,而且能学到榜样的内在品质。模仿的行为经过认同,便成为个性的构成物,对青少年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