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更识“独”滋味 1、“独”:独生子女最大的心理特点 时下,我国越来越多家长叹息和抱怨:如今的独生子女,吃,讲营养、蛋白质、热量;穿,讲漂亮、时尚、高档;用,讲排场、阔气、豪华。真可谓物质上应有尽有,精神上百依百顺,一帆风顺地成长。可是,“花季”般的孩子整天把“好不开心”、“真寂寞”挂在嘴上。“现今的孩子怎么了?”事情就是这般令人难以置信,朝夕相处的父母竟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在我们家长看来,今天的孩子是生活的“宠儿”、“骄子”,但我们却很少知道他们内心的不幸与孤苦。 如今的独生子女最大的心理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独”。通常认为,年龄越大的人会更多地体会到孤独,而事实并不完全如此。199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密尔·凯恩在调查了18岁以下孩子和55岁以上成人各1万人后, 在其研究报告《孤独——当前少儿心理弊病及防治》中指出,孤独最容易在18岁以下孩子身上发生。在该年龄段,有80%的人有时或经常体会到孤独,而55岁以上的成人中有时或经常体会到孤独的仅为2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正处于一个走出家庭和寻找新知己转折点上。这时,他们往往会因为缺乏知己而更容易受到孤独的体会。(注:[美]艾密尔·凯恩:《孤独——当前少儿心理弊端及防治》,《心理学通报》1998年2期。 )笔者也曾就“你目前最大的烦恼是什么?”问题,抽样调查过首都3000名独生子女少年,约占76.5%的孩子认为“心理孤独”。 (注:余逸群:《独生子女社会适应能力研究》,《北京青年论坛》1996年6月。) 北京一位初中女生给笔者写过一封心理咨询来信。这位少女写道:15岁的我真是孤独。15年前的今天,上帝赐予我生命,使我降生人间。我形单影只地度过15年,饱尝没有伙伴和朋友的不幸和痛楚。我曾努力地追寻过,可得到的总是打击,以至于对失去和感觉由伤心变为麻木。今天,是我15岁生日。世人都说生日是最快乐的,为什么我体会不到一丝快感?没有人为我说吉祥话、唱祝福歌。一位中学生向笔者投书求助,他苦闷地写道:我从小养成孤僻的性格,进入中学后,这一性格愈演愈烈,许多同学说这是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孤芳自赏的表现。于是我的脾气越发孤僻,除上课外,我几乎不参与集体活动,有时索性一个人拿本书找僻静处去看。每当看到同学们欢歌笑语时,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嫉妒,还是羡慕?我也说不清,反正我总也乐不起来,学习、生活、友情,在我眼中是一片灰暗的天地。由此不难看出,孤独,已经成为当今独生子女心理素质中的突出问题。 2、羡慕成群嬉戏麻雀的孩子 这个故事很早就在社会中流传,说是有三位女孩很孤苦伶仃,每个人一放学回家就好像被关在水泥、钢筋、防盗门组成的“笼子”里。她们远离蓝天、土地、花草、鱼虫、伙伴和友谊。这是一种十分典型的现行中国城市独生子女的生存状态。有一天,这三位女孩冲破羁绊走到一起,她们的家庭也随之“融合”成一个叫“星星河”极富童趣的大家庭。“星星河”取意为:一颗星在天上只能发出孤独的光,众多星聚集在一块就会形成一条熠熠生辉的星星之河。三位孩子通过数年来“星星河”这一伙伴群体,学会了尊重他人、人际交往、乐群交友、热爱劳动、自理自强等群体意识和能力,逐步克服独生子女身上的通病孤僻、专横、自私、不合群等。 谈起“星星河”,徐国静——“星星河”的母亲之一,她说:女儿每天放学后,经常孤独地在居民楼里走来走去,整个楼群静悄悄的,听不到人的声音,偶尔找到一两个与女儿年龄相近的孩子玩耍一会儿,他们很快就都被各自家长领回。女儿总是沮丧地回来,又站在阳台上寻觅新伙伴。一次,女儿指着窗外成群嬉戏的麻雀,说为什么小麻雀有很多兄弟姐妹,我只是一个人呢?从那以后,窗前经常有观望或凝视成群嬉戏、打斗的麻雀的女儿那孤独和疑惑的目光。徐国静接着说:她知道许多楼群里差不多每个窗前都有一个孤独的孩子向外张望和祈盼,他们与水泥墙为伴,成为生活的旁观者,不知怎样介入生活。于是,她产生了创办“星星河”的想法,这个想法同其他两位家长不谋而合。(注: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1998年8月4日,沙林《“星星河”的故事》。) 3、神圣的忧思 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遗忘所拒绝,心理上与世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孤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又是难以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今天独生子女的这种孤独感,是其父母孩提时代感受不到的。在父辈那个多子女时代,孩子们是在热闹的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中成长起来的。虽然生活清贫,但很少寂寞与孤独,他们兄妹多、亲戚多、伙伴也多,这使他们逐渐体会到更多亲情,学会和掌握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逐步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而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独生子女时代这一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将会是什么样子。 国内外许多社会学者、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预言,他们可能出现人格病态,诸如自私、不合群、社交能力差等。西方报刊上写道: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全民族的重大实验:成千上万孩子从诞生之时,没有年龄相近、地位平等的兄妹一起游戏玩耍、争吵打斗、相互提携、互促共进,而是与其身心发展格格不入、难以磨合的成人世界终日相随相伴。这样,他们的自然感情和心智发展被嘎然阻断了。人们有必要问他们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人们有理由担忧这或许是孤独者、暴虐者、离世者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