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化与青年的角色认同危机

——对21世纪青年工作和青年研究的挑战

作 者:

作者简介:
风笑天 孙龙 华中理工大学

原文出处:
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兴起,虚拟社会化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对青年的成长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虚拟社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非连续性是青年社会化角色认同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就深化青年社会化研究提出了基本思路。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研究
复印期号:200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引言

      二十年以前,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名著《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写道:“第三次浪潮正在做的,并不是去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某些高视阔步出入于人们之间的英雄人物,而是使分布于社会的普遍性格发生显著变化。不是产生一个新人,而是产生一种新的社会性格。因此,我们的任务不是去搜索虚构的人,而是去寻找未来文明最珍视的特性。”这一预言揭示了未来社会青年成长环境将与以前完全不同,而这种不同以往的社会化环境将产生“一种新的社会性格。”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托夫勒的预言竟然在逐渐实现,而使这种预言得以实现的基本动力正是来源于伴随世纪更替而悄然来临的信息化、网络化浪潮。与未来学家的天才表述稍有不同,青年研究和青年工作者更加普遍关心的是,21世纪的青年究竟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影响其成长发展的社会化机制与以前有哪些不同,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可能对青年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形成哪些挑战,这些也是本文要讨论的焦点问题。

      笔者将从青年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出发,结合社会学的社会化理论及相关理论,对21世纪初期中国青年可能面临的社会环境及社会化机制作一些分析预测,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促进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

      虚拟社会化问题的提出

      社会化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青年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社会学认为,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样一个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社会化的执行者(施化者)和接受者(受化者)是社会化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帕森斯在50、60年代提出了社会化即角色学习的观点,使人们对该概念的理解完成了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变。

      具体到青年研究领域,经典的社会理论往往侧重于讨论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大众传媒四种社会机构对青年成长的影响,1980—199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和Internet网为标志的网络化、信息化浪潮初现端倪之时,青年研究者开始把网络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种传媒进行研究,经过较长时间的争辩,人们逐步认识到网络与普通传媒的不同之处,已经开始有人将其作为一种与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大众传媒四种社会化机构相并列的社会化机构加以探讨。笔者认为,家庭、同辈群体、学校、传统大众传媒、网络这五种社会化机构构成了一个连续性很强的社会化体系,其连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化者的真实性和确定性依次减弱,而虚拟性和不确定性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受化者的被动性依次递减,而自主性依次递增。因而,从施化者的确定性—受化者的自主性的维度进行划分,青年社会化实际上可以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两种基本类型,前者常用来概括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等机构进行的社会化过程,而后者则特指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尤指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电子媒介所进行的社会化过程。

      应当说明的是,在19世纪末以来的100年中, 人们在对青年社会化进行研究时,仅仅将大众传媒视为一种与家庭、同辈群体等相并列的一种普通社会化机构,在真实社会化与虚拟社会化之间的界限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识和重视。8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介构成了青年社会化的基本社会环境,电视的普及产生了“电视机前的一代”,90年代以来因特网的发展则正在彻底地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尽管目前“网上一族”还只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在不太长的一段时间内,“网络社会”、“网络社区”、“虚拟社会”将成为信息时代的代名词,与网络化相紧密联系的虚拟化社会将成为一种对青年发展有极其深刻影响的社会化力量,为社会广泛接受。

      虚拟社会化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施化者的虚拟性。在由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等机构施行的社会化过程中,家长、教师、朋友等施化者都是以一种真实的、确定的社会角色参与青年的社会生活。报刊、广播、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给青年提供了诸多由文化工业人为制造的虚构的形象,使青年社会化的施化者初步具备了虚拟性,而由网络所构成的电子空间——网络社区完全不同于农村社区或城市社区,也不同于家庭、朋友等经典意义上的社会群体。在网络社区中,所有的社会角色具有匿名性,其真实的身份和地位难以准确辨认,所营造的社会情景也是虚拟的、不确定的。

      ——社会化过程的双向性。在真实社会化的进行过程中,尽管施化者和受化者也存在交流与沟通,人们还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分谁是社会化的执行者,谁是社会化的接受者,家长和其子女、老师和学生都有比较准确的界限,因而在这种条件下,青年的自主性还是相当有限。虚拟社会化则是一个完全的双向社会化过程,青年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接触的时间、方式以及对内容的选择都没有严格的限制,在这里传统意义上的强制性和惩罚性是不存在的。

      ——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一般而言,社会角色的培养包括行业方式社会化和角色规范社会化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社会学家罗伯逊在其《社会学》一书中指出:“传播媒介提供了人们可能绝对不能用别的方法看到的角色模式和生活方式掠影。”年轻人从传播媒介的广告中知道了他们将来作为消费者在市场上的角色以及社会对青春、成功、美丽和实利主义的高度重视,从电视电影和互联网上获得了顶礼膜拜的英雄形象。然而这些虚拟社会化机构并没有为青年的角色学习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导致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虚拟社会化强调具体的形象和行为模式的灌输,忽视角色所固有的社会规范的培养,尚是一种不完全、不成熟的社会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