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题新论:中国知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作 者:
王江 

作者简介:
王江 世界知识出版社副编审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研究
复印期号:2000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9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知青话题,忽然又热了一阵,又出版了一批知青题材的图书。遗憾的是,除了知青老照片的选本能火爆一气,文字为主的大抵炒冷饭。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多是冷言奚落。总是插队那点儿事,像祥林嫂反复叨唠孩子丢了:“我真傻……”听者越来越少。

      有位著名的知青作家,在这一年勉强写下一篇有关知青的文字,然后郑重声明:就这一话题,从此封笔。

      没有新意,他们谈腻了。不让他们再谈知青话题,他们会感恩戴德。

      十年前,《北大荒风云录》出版时,声称知青话题是“超世纪的话题”,终于到了新世纪的门槛,竟气喘吁吁,迈不动了。

      依我看,知青话题刚有个序幕。十年虽有几个高潮,但大抵是凭感觉而论,凭感觉就能找到真理,还要哥白尼干什么?

      出了几部知青运动史,有价值,但不能代替理论思考。

      就连中国知青这一群体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大致轮廓,都还没有说清,模糊观念盛行,怎能说知青话题没话可说了呢?

      本文就这老话题谈几个新观点。

      上山下乡:耽误人才,还是造就人才?

      成千上万的人一齐回答:当然是耽误人才。上山下乡整整耽误了一代人;尽管今天是骨干,但没有上山下乡运动,他们会更辉煌。

      也有说上山下乡好话的。但人们说,那是知青中的佼佼者。成功了,就把苦难说成黄金。成功者在知青群体中只占极少数。一阵一阵的“知青热”,就是少数知青名人“炒”起来的。

      说这话的,大抵并没有见过几个知青名人,只是闭眼一猜。

      知青名人的名片,我家里攒了一筐。

      我曾经像新闻记者那样,对他们一一采访。我的问题比较尖锐,请你老老实实告诉我,你太爷是干什么的?你爷爷是干什么的?你爸爸……“文革”前你读的什么学校?成绩怎样……

      这样调查完毕,材料一整理,我的结论是:即使没有上山下乡运动,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可以当作家、当学者、当教授。他们本来就是那块料,甚至祖坟上就有那么一根蒿子!他们并不是上山下乡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当然主要是奋斗成才,但那成功,与上山下乡并没有多少必然联系。

      上山下乡对他们的命运有影响吗?有。如果没有上山下乡,他们可以当大作家、大学者、大教授。有了这段经历,他们只能当小作家、小学者、小教授。这些人可以说,确实被上山下乡耽误了;如果没有上山下乡,他们会更辉煌。所以,他们并没有说上山下乡几句好话,只是在大段抨击之后加个小尾巴,说是“当然了,也有收获”云云。

      作为广大普通知青,如果没有上山下乡运动,将是什么命运?会更辉煌吗?我又搞了一项调查。这回主要不是采访,而是钻北京图书馆,一钻就是一整天。

      那里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查来查去,我查出一身冷汗。“文革”前夕,我们国家的教育状况大致如此:每年的9月1日,有1800多万男女儿童上小学一年级;六年之后,能上中学的只剩约270万; 再经过几轮淘汰,能上大学的不到18万。大多数青年人当时只读到小学、中学,就不得不就业了。在农村的,打鱼种田,城里便是做工卖菜。在平凡年代,提倡螺丝钉精神,想跳槽没门儿。把辉煌二字扩展为“掏粪工也有出息”是另一回事,否则,即使没有上山下乡运动,广大普通知青,又能辉煌到哪里去呢?

      但是,为什么成千上万的老知青,都感到这一代人被严重地耽误了?这里有一种错觉。

      假设有一位北京女知青,胡同里长大。“文革”前上的是二三类初中,成绩一般。身后弟妹成群。父亲小学文化,在前门大街一座老铺子卖书。家里希望她早点儿就业。女孩子卖卖油盐酱醋就行了。她自己的理想是卖书。但上山下乡把她发到北大荒种地。她不甘心,十几年后回城在北京一家商店卖百货。看到老同学考电大、业大,她也考,但总不中。知青聚会,她满腹牢骚:我在北大荒当过民办教师,哪是站柜台的命?都让上山下乡耽误了!

      这就是知青情结的本质。有积极意义,也有错觉。

      在平平淡淡的岁月,作为普通人家的子弟,对那些专家学者子弟,连遥望一下的眼福也没有。上山下乡,都一个鼻子两眼,发到穷乡僻壤。返城之后各奔东西,二三十年见层次。老知青聚会,有专家学者,也有做工的、卖菜的。当初不是一起种地、一起偷鸡摸狗吗?于是,“专家学者宁有种乎?”。

      这是一种乱世心态。

      同逆境作斗争,斗红了眼,刹不住车了;早就过了而立之年,还确定不了自己的社会位置。他们不认原来的命了,人心不古了。这就是上山下乡所塑造的整整一代人的性格。

      “上山下乡”一词不可误用

      还有一种观点:上山下乡也有收获,锻炼出了一批人才。

      这真让人哭笑不得。上山下乡一词,被成千上万的人滥用了。

      老知青们动不动就说,上山下乡使他懂得了这个,懂得了那个。有位老知青说,贫下中农教他懂得了“性”。田间地头的“荤笑话”,比学校生理卫生课生动、透彻。

      我相信这是事实,但把这叫做“上山下乡的收获”则不妥。假设这事发生在70年代初期,当时让你谈上山下乡体会,你说贫下中农对你进行“性教育”,立刻会被打成“反革命”,因为你“篡改”毛主席语录。今天虽不扣帽子了,但你的说法还有语病:偷换概念。你分明改变了上山下乡的原意,却仍说是“上山下乡”的收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