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剥离出相对独立的道德情感教育的理念与操作程序,也没有建立起道德情感培育的目标体系,使得道德情感的培育常常表现为一种短期行为。只有明确道德情感培育的目标,才能确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活动,道德情感教育的自觉意识和具体实践在我国时间尚短,缺乏足够的实证根据,因而,建立什么样的道德情感培育目标,深感急切而又朦胧。但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道德情感培育的目标指向应包括三个基本维度:个体的道德内化、群体的情感共鸣、社会的正义感凸现。 一 道德的内化与人格的丰盈 道德的内化是道德情感培育的第一目标,因为以群体意识形式出现的道德只有变为个体的精神追求和心理财富,才能最终起到规范个人行为、实现社会有序发展之目的。社会道德的现实化,有赖于道德的个体化和内在化。道德的个体化,实质又是个体的道德社会化,二者仅仅是主体和受体的不同而已。个体道德社会化,不仅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而且也是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转化的过程,是个体人格不断丰盈与提升的过程。 内化(Internalization )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克海姆(E·Dukheim)提出,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即社会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内化的一般含义是指外部的客观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的过程。[1] 心理学上将内化定义为个人将社会的价值或实践标准认可作为自己的一部分。[ 2] 道德内化(MoralInternalization )是指处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将社会道德转化为自身稳定的道德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反应模式的心理过程。道德内化是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亦即主体与客体、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1]其中蕴藏着客观必然性和主体能动性的要求。 社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个人而独立存在,它是人的道德需要的产物,本身就内含着向个体道德运动的可能和契机。[3]同时, 个体只有把社会道德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从而实现其作为社会成员的规定性。因此,道德内化对于个体说,决不是一种外在强制,而是出自内在主体道德需求;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学习、消化的过程。 道德内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皮亚杰通过系列研究揭示出了道德内化的发展性特征。[4] 科尔伯格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其思维发展水平直接相联系,个体的道德内化过程包括三种水平、六个阶段,这就是:(1 )前习俗道德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和工具性相对主义定向阶段;(2 )习俗道德水平: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协调或“好孩子”的定向阶段和“法律和秩序”的定向阶段;(3 )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包括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和普遍性伦理原则的定向阶段。[5] 道德内化的过程性表明,道德内化同个体的道德社会化是同步的,也与人的道德心理成熟水平密不可分。在道德内化过程中包括哪些环节,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斯诺尔等人在研究价值行为和价值性格化问题时,提出了内化过程的五种发展水平,即接受、反应、评价、价值概念和价值性格化。[2](第261页)我国学者鲁洁教授把道德内化过程概括为感受、分析、选择三个阶段。[1] 燕国材教授把道德内化概括为六个阶段:定向阶段、认识阶段、评价阶段、顺从阶段、认同阶段、良心化阶段。[1]易法建教授则把道德内化的过程分为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认同自居、自我强化五个环节。[3] 这些对道德内化过程性的剖析,都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即从模仿、认知、情感、价值认同、行为等方面进行的,其中情感因素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种对道德内化发展性的揭示,表明了个体道德成熟是与情感心理的成熟水平同步的。 基于道德情感的道德内化目标,必将使我们在道德建设中树立起新的理念。首先,要克服知识论的片面性,倡导情感论。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理性结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是实现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前提。但是,知识如果没有情感的浸润,是无法注入心灵的,更谈不上内化,只有情感才是道德内化的催化剂。其次,要克服灌输论的片面性,倡导内化论。一个社会的道德实施,决不会完全以道德宣传者和实施者的意志为转移,而必须忠实于广大民众的道德需求,使他们心悦诚服地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主体的品德,融入人格结构之中。健康的道德人格才是道德内化的真正体现。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原意为舞台上用的假面具。它最早作为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歧义甚多,从不同角度着眼就会得出不同的定义。然而如果综合起来分析,尤其是从中国文化的视角来理解,人格,简而言之,就是做人的资格,或者说“就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也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6]“格”本来就是下上左右之“方”,就是规定、规则, 做人做事,都不能出“格”。“人格”就是做人的规则、规矩,道德人格就是取其义。如果说,心理学上的“人格”侧重于“人是什么”的问题,那么,道德上的“人格”则侧重于“人应当是什么”的问题。道德人格作为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既有心理学所说的人格方面的特征,又有道德品质方面的特征。一个健全的道德人格,就是说某个人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方面都健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五个因素,就不能认为他已经具备这种人格或完全具备这种人格。”[6](第444页)我们说一个人人格不健全,通常是指某人人格结构中缺少某一因素或某人人格结构中的某一因素本身不健全。如果说,当代中国人在道德上人格出现了缺失的话,表现之一就是道德情感的缺失和道德情感生活方式的不健全。道德人格的丰盈作为道德情感培育的目标,就是要充实国人的道德情感,实现道德情感方式的优化。 个人的情感是有社会性的,受社会制约,是社会普遍情感在个人心理上的反映,是个人对他人与社会的一种心理倾向。“道德人格的自我意向与其认同的社会终极价值目标相契合,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具体情境中的价值分析和抉择能力、评价——再评价机制、人道主义冲动、健康活跃的情感方式和进取性适应方式。这些人格特质的整合,形成道德感。”[7]同样,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感, 是衡量人格高低的重要参照系。道德上人格的缺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道德情感缺乏症。道德情感缺乏症就是对他人、对社会缺乏正常的情感,即对他人与社会毫不关心,无动于衷,冷漠无情。道德情感缺乏者实质上就是利己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