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变迁与道德教育的发展

作 者:
王勤 

作者简介:
王勤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 310027

原文出处:
道德与文明

内容提要:

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呼唤着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文章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道德教育的进步与发展,指出面向新世纪的道德教育,在坚持人本化、生活化、层次化和开放性的同时,要更加直面现实生活的挑战,实现观念、内容、手段的现代化;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本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生活方式。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社会的变迁,不仅给道德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呼唤着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与创新。社会现代化的实践要求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支撑,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面对如此重大的社会变革和如此强烈的社会要求,学校德育的反应是积极的,但又是滞后的。尽管社会上对于学校德育时有批评,教育界有些学者也认为,目前“主宰学校道德教育运作的仍是基于较为封闭、单一的社会结构而建立起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因其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忽视道德教育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以及忽视现代社会对自主性和创造精神的呼唤,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日显苍白,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原载戚万学:《关于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设想》,《教育研究》,1997年第12期。)然而,比较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道德教育的不同模式,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改革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就不能得出结论:我们在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而又长足的进步。

      一

      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道德范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以政治为中心,道德与政治相结合并居于经济之上,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道德建设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的变革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荡,固有模式、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遭到强有力的冲击,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变动性。改革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日益受到挑战,主宰人们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一些道德观念重新受到审视,社会道德正发生着从依赖性道德到自主性道德、从封闭性道德到开放性道德、从一元道德到多元道德的深刻变化,道德生活领域在经历了“失范”、“真空”以后正逐步重新走向有序,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道德正在形成并呼之欲出。我们在感受道德进步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道德问题和困境。这一切,正是当代道德教育面临的前提与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界在对传统道德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始终在探索道德教育如何更好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何更好地回应时代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成熟和发展。道德教育的发展,可以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教育人本化

      政治道德化与道德政治化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也是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教育存在的现实。在社会教化过程中,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通过适当的机制实现相互配合是十分自然的,也是必要的。但无论是政治教育还是道德教育,各自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功能、途径、方法等方面均有所区别。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是“文革”期间,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社会道德实际上成了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附属物。一方面强调“阶级斗争觉悟”为最高道德标准;另一方面,道德问题又往往上纲上线为政治问题,用阶级斗争方式去加以解决。与此同时,道德教育也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成了“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学校德育重“大德”(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等),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等),致使一些青少年从小就会喊政治口号,却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缺乏起码的文明礼貌和道德修养。道德弱化了对“做人”问题的探讨,道德教育远离了“做人”这个中心话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道德教育中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色彩逐渐增多,道德教育回归其本来应有的位置。“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成为道德教育的主题,“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核心思想,道德教育突出了“人的发展”的观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争取自身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是更高的目标。从实现人的价值看,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道德教育的崇高使命就在于通过塑造伦理精神,培养完满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重视道德教育也就是重视人自身生存素质和生活素质的提高,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潜能。

      2.道德教育生活化

      道德教育从高高在上,只讲远大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到面向现实生活,面向学生成长中的课题;从教导人们无条件地遵从某种固定的外在准则,到引导人们面对现实生活的道德挑战,努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又一进步。尽管道德教育的变革还跟不上时代的飞速发展,但脱离现实道德生活的状况已有较大改善。

      所谓道德教育生活化,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生活是伦理道德的生长点和作用点,是道德的唯一基础,离开生活的基础,道德将走向虚无。一个人的德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道德教育理论之树应扎根在生活实践之中,以我国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实际为基本生长点,发现人生的普遍问题和学生成长中的现实需要,直面现代道德生活的挑战,并教给人获得解决人类精神困惑的智慧、技能,从而获得人生价值的超越和升华。道德教育要关注个体的生活,帮助人们理解个体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人们在个体生活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把接受道德教育、加强个人修养作为自己生存、生活的形式,提高生活质量,丰满个体人生。

      其次,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和途径上,要更多地体现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使道德教育与丰富生活相联系,做到生活过程德育化,德育过程生活化。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具有意识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点。因而,道德教育也就有了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知行统一。而我们过去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搞清楚知识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区别,按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学校教育重理论性德育课程轻实践性德育课程,重理论灌输、道德说教轻能力培养、行为养成,学校教育远离社会现实生活。其结果造成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知行脱节的现象相当普遍,知识的优势远没有转变为内在素质和实际行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