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Network),是指由电子计算机、 远程通讯等技术联结世界各个国家、部门及个人的高速信息交互系统。信息高速公路实际是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联结世界各国和部门的高速电子信息网络。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实际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互联网络强大的服务功能主要有电子邮件(e—mail)、 远程登陆(Telnet)、网络新闻(Usenet News)、文件传送(ETP)、网络浏览(WWW)等,网络为人们的行为、 思维乃至社会结构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社会推动作用,在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方便快捷等方面成就卓越。“网络化”已成为人们进行生产、管理、流通、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互联网络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统计数字不断变化。1995年8月22 日《中国计算机报》的一则报道说,据1994年7月统计, 与互联网络相连的国家和地区已达4.1万个,联网计算机达380万台,用户3500万人。1996年3月13日《北京青年报》的一则报道说,预计到2000年将有100万个网络、1亿台计算机和10亿用户使用互联网。 网络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涉及到技术本身的进步,而且在多方面引起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电子信息网络直接进入千家万户,它对社会的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将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在对社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 )网络为保持本国的政治独立带来困难并导致民族文化的衰落。世界上存在着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是到处都充满祥和与善意。过去,由于自然屏障的存在,恶意的政治制度信息多数不能侵入他国民众,网络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不同国家、民族和信仰的人们进行交流的限制。网络日益成为政客们善用的政治工具。美国正是看中了网络信息必然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文化特征这一点,把其意志源源不断地传输到成千上万个用户面前,利用信息网络的超国界性,达到打破国界限制进行政治渗透的目的。目前,许多国家的政治团体、甚至政府都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宣传,并对持不同立场的团体或政府进行攻击和颠覆。网络上各种意识形态变得复杂化,各种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观点,形成网络信息多样化的态势。此外,信息网络的国际化趋势,导致民族文化的萎缩,形成文化霸权主义。世界上几百种语言也将面临不复存在的危险。因为英语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中的最主要的语言,掌握英语是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必备通行证。这样,以英语为语言载体的全球网络文化随着信息网络的延伸而扩大,而网络文化中所携带的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观点冲击着非英语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逐渐征服当地文化,最终形成一种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全球网络文化。 (2)网络使人际关系淡漠、情感疏远,造成人类退化危机。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面对面的交谈,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从而达到情感的交流,结成各种群体,使之得到发展。随着全球网络的普及,人们在网络上交流时,人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人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人成了数码化的存在。Internet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少,群体纽带越来越松弛,最终导致群体意识淡薄和各种群体结构松散。未来社会家庭观念淡薄,邻里形同路人,同事关系简单,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面临退化的危机。同时,从人类进化角度看,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使对人类进化起重要作用的因素:隔离、迁徙、人种混杂等因素的作用消失。网络的发展使人进化朝反方向发展:人类由于工作和生活对电脑的依赖,将会使人身体出现退化: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学术交流、文化交流以及其他交往都越来越多地依靠各种先进的信息传播媒介,从事间接交往,不同人种的混杂现象越来越少,人类将进入永久的隔离状态。这将导致人类人种质量退化,最终可能出现人类危机。 (3)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不平等使世界性贫富分化加剧。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信息+经营=财富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公认的一个经验公式。即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谁能更有效地搜集信息、掌握信息、加工信息、使用信息,谁就能够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但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是建立在各国已有的坚实的经济实力基础上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的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好的国家,其社会总产值将成倍增长,综合国力越来越强;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好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更加被动,甚至社会总产值会相应大幅度下降。于是,强的更强,弱的更弱,形成新的世界性贫富两极分化。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所带来的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的存在,于是网络发展的伦理道德问题,就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普遍重视的前沿性课题。 目前,网络伦理面临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 )网络伦理自身存在着各种困境。主要表现在:对虚拟网络社会需要从“元哲学”或“元伦理学”理论加以阐释,如义务和权利、平等、责任等概念,原有道德伦理原则(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在网络行为中是否能够适用问题。营造体现平等、公正、诚信等“一致同意”的网络环境和网络秩序,是网络伦理的本意,但从现有的网络规范看,它有可能沦为技术上的强者独享特权的借口。正如有的西方学者指出,电子信息网络的出现将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未来社会将出现两大对抗的新的阶级或阶层,即掌握和控制信息的群体(Knows)和不占有信息的属体(Knows—nots),前者是网络中的技术强者而后者为弱者。现有网络规范是由网络中的技术掌握者制定的,他们只是单向度地和具有同样技术水平的网络使用者进行某种约定,或只是单向度地照顾技术上的弱者,它们总是有意无意地令Knows受益而令Knows—nots受损。因此,即使制定现有网络伦理规范的动机和起点具备了足够的“善”,其付诸实际的过程及效果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网络伦理需要对权利、义务、平等、责任等概念作新的解释和进一步完善。另外,现有网络伦理中崇尚的尊重知识产权、保守秘密、通信自由等原则陷入了不断冲突的循环论争之中。网络上的隐私权应该和日常通讯中的隐私权一样受到重视,但网络既可以保证个人通讯具有不被发现的和保密的自由,同时又给某些人利用这种自由在几乎不受限制的范围内传播失真的、不负责任的甚至危害他人及社会安全的信息提供了方便,致使隐私和自由陷入不断冲突的循环论争中。(2 )面对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机世界,网络伦理研究希望找一种简单的每个人都赞同的道德规范。美国学者罗伯特.N.巴格建议对计算机伦理学设定三条普遍的基本原理:第一,一致同意的原则,如诚实、公正和真实等。第二,把这些原则运用到对不道德行为的禁止上。第三,通过惩罚并且通过对遵守规则行为积极的鼓励来加强对不道德行为的禁止。通过共同原则使确立普遍的道德规范成为可能。(3 )网络伦理的伦理意义减弱。网络虚拟实在的出现对人类实践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信息时代人类道德规范的基础问题,需要从“元哲学”或“元伦理学”理论加以阐释。但由于网络技术的速度发展之快,使其所致问题数量剧增,人们对网络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充分时间对其进行详细分类、概括、提炼之后再加以思考。因而网络伦理的各种规范往往过于纠缠在具体细节中,使内容上缺乏普遍的价值标准。一些原先无关道德的问题现在在网络伦理研究中以道德问题的面目出现,从而削弱了其伦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