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与独立意志说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并生(1953.6—),男,山西太原人,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 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我国学术界对先秦儒家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否包含独立意志说的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通过对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肯定了独立意志说,并对它进行了学理的分析和当代思考。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先秦诸子对人自身作了反思,并建构了理想人格,“标志着人类精神的自觉”,(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透射出智慧的光辉。尤其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引起人们的珍视。对于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研究,学术界有较大争论的是关于道德意志的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理论是不是含有意志自由的学说,讲不讲独立人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具有理论价值的,对此本文愿加以讨论。

      一

      理想人格问题,本质上说是如何对待自我和如何主宰、实现自我的问题,即人的意志和自由的问题。在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意志和自由问题上,张岱年提出应含有独立意志说。他认为,人的基本精神需要就是要有独立人格,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各自的独立人格。这就是道德的基本原则。孔子肯定人人有独立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有独立意志即有独立人格。(注:张岱年:《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观》,学术月刊,1985(7)。)

      之后,张岱年又扩充了这一观点,他说:孔子曾说“性相近,习相远也”,承认人与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即承认人与人同类;孔子说“能近取譬”即推己及人,前提是承认别人也是人,即承认别人也有独立意志,亦即肯定人人都有独立意志;孔子所说的“匹夫”即一般平民,也有自己不受强制的意志。 (注: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第11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有论者对此持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说孔子重视并宣扬个人独立的人格,这恐怕也是一种“历史误会”。孔子或许也讲“人格”,但这只能是规范化、模式化的人格,而绝非指人的独立的个性。实际上自古以来儒家讲人格,正是凡人都需有“格”(规范—原注)之意,而不是宏扬个性。在孔子思想中,根本无所谓个性,更谈不上个人的独立个性。孔子学说不能不以人为出发点,但以人为出发点既可以解放人,也可以奴役人。(注:徐缉熙:《对一种学说的解剖——〈论语〉儒家及其他》,见《遁世与救世——中国文化名著新评》(8),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版。)

      有的学者采用“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的说法,(注: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第8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版。)有的学者采用“心的自由”与“身的自由”的说法加以辨析。(注:启良:《新儒学批判》,第423页。上海三联书店,1995版。 )表述其不存在真正的道德意志自由。

      上述观点各执一端十分显然。如何认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道德意志和自由的问题,我认为首先需要把握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

      理想人格是现代词汇,古代没有相应的词汇,有论者把它作为代表人格(repersentative personality)加以解释,揭示出其一些特点:“为少数人所共有”,“表现文化精神或菁华人格”“与主要社会制度相整合。”(注: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第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版。)从其根本内涵上讲指人格理想化的典范和目标。

      人格理想化的建构,始于孔子,认为“圣人”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这个境界,孔子认为自己也在奋斗,“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儒家理想人格到孟子则颇具规模了,孟子说:“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尽心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他还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尽心下》)孟子还有“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的说法。这样的话荀子也说过:“圣也者,尽伦者也。”(《荀子·解蔽》)荀子提出“成人”说,“成”如动词,讲理想人格实践的过程。(注:见《荀子·劝学》讲“诵教”“思索”“持养”“守志”“德操”“能定能应”。成人,《礼记·冠义》“冠而守之,成人之道”。)孟子认为,圣人的品德和常人的仁德是统一的,实现“仁德”就是“圣人”境界。(注:夏乃儒:《先秦诸子对“人的价值”,问题作了哪些考察?》,见《中国哲学三百题》。古籍出版社1988版。)“仁”在孔子、孟子那里主要是针对上层社会“少数人”而言的,这点将在后来的论述中可以体味到。被考证为出于儒家之手的《庄子·天下》篇,把理想人格概括为“内圣外王。”(注: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张恒寿:《庄子新探》。)《大学》将此具体系列化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对先儒的理想人格加以充实,荀子说:“圣人者,以己度人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荀子·非相》)强调“积善成德。”而《大学》“修、齐、治、平”明晰具体的表述,说明先秦儒家人格理想化建构已完备。理想人格学说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精神,是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的精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