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伦理是一个内容宽泛性质复杂的概念,从源流上看,有儒、道、法、墨及释等诸家思想;从性质上看,有为封建宗法等级统治服务的封建的道德,也有民族传统美德,还有人类公共生活道德。所谓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批判继承,就是以中国现代化的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的基础,去检验、筛选和改造中国传统伦理,以实现二者的整合,创造出具有现代化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伦理结构。 知识经济是社会经济的现代形态。本文拟以知识经济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以期发掘出其具有现代价值的合理性因素,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伦理体系提供借鉴。 一 知识经济是智力支撑型经济。传统伦理中“尚贤使能”的用人主张与知识经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取向相契合 “兼爱”是墨子用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的伦理原则。墨子兼爱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尚贤。墨子抨击宗法制的世卿世禄制度,指出在这种制度下,只要是骨肉之亲,即使是“不能治百人者”,却“使处乎千人之官”,(注:墨子·尚贤中[M].)这属于“赏不当贤”。赏不当贤,就必然会“罚不当暴”。由此进而会使做好事的贤人得不到勉励,做坏事的恶人得不到制止,发展下去,将会“失措其国家,倾覆其社稷”。(注:墨子·尚贤中[M].)因此,从忧国忧民之心出发,他要求“尚贤”,实行贤人政治。墨子说:“尚贤者,天鬼百姓云利,而政事之本也”。(注:墨子·尚贤下[M].)又主张:“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之以令”。总之,举贤是不分门第出身,“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注:墨子·尚贤中[M].)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注:墨子·尚贤上[M].) 墨子这种不分亲疏贵贱,以贤能为用人标准的思想,是对传统的“亲亲有术”的宗法制度的否定,是小生产者希望参与政权,改变自身政治经济地位要求的反映。这种能力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是对儒家以“人皆可以为尧舜”为标榜的、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教的一种否定,是一种思想上的进步。墨家的尊重人才,任人唯贤、尚贤使能的主张,在知识经济社会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具有现代价值的合理性因素。 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知识经济是一种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大量资本、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而在知识经济中,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的作用,财富和权力再分配取决于拥有的信息、知识和智力,因为在知识经济形态中,大量高技术的应用,人类利用极少数资源即可创造出极大的社会财富。就目前情况而言,从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科学技术的贡献在全世界现已达到50%以上,有的发达国家已达到了80%;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迅速崛起,而第三产业中,63%被认为属于高技术类型;从渗透力看,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渗透力最大,高新技术广泛渗透手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矿业、基础建设业、各类管理事业和教育事业,并使所有这些部门的效率大大提高;从直接劳动者的结构变化来看,在发达国家的现代生产企业中,低技能、低工资的蓝领职位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而由知识劳动统治着生产,甚至在装配线上的工作也需要有较高技能的工人。 知识分子是知识资源的主体,人才是占有知识资源的骄骄者。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宏扬中国传统伦理中尊重人才,任人唯贤、尚贤使能的合理精神,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法制化、战略化、政策化;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和增加教育投入,造就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要敢于使用人才,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从而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到实处。 二 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经济。传统伦理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与知识经济创新进取的灵魂相契合 中国传统伦理崇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于孔子,到战国时代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彖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周易大传》所说的自强不息还含有“及时”、“通变”等引申的原则。《周易大传》提出:“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又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所谓“进德修业”,“终日乾乾”即自强不息,所谓“及时”“与时偕行”,即以自强不息与永恒变化的客观世界保持一致。也即,世界永恒变化的性质即是人应自强不息的根据。《周易大传》还认为,“天地革而四时成”,(注:彖传[M].)世界的流变是通过一系列的变革、革新形成的,人要与时偕行,也必须“通变”、“革命”。《周易大传》认为:“穷则变、变通则、通则久”,(注:系辞下传[M].)把“通天下之变”“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汉代到清代,历时2000年,《周易大传》的思想深入人心,其刚健、自强不息的观点为全社会所接受,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知识经济社会仍具有极为重要的进步作用。 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经济。传统工业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创新,但其创新所经历的时间相对漫长、范围相对有限。而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速度将大大加快,范围将覆盖全社会。这样一个新技术不断出现、落后技术迅速被淘汰的社会中,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不创新,就灭亡。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1934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按照他的定义,“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⑤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注:(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407页。)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有了新的特点:①创新需要更大的规模;②创新与基础研究关系更加紧密;③创新成为国家行为;④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加大,导致风险加大。1997年,中国科学院率先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经政府批准开始实施。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非赢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注:路甬禅.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M].科学出版社,第116页。)这是我国面对挑战采取的应战措施。总之,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应该继承中华传统伦理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通天下之变”,不断创新,以保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