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伦理评价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中之 上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在21世纪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背景下,有效刺激内需,以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又成了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不仅要用经济、行政的手段,同时也要认真研究运用道德的手段引导消费。这是当前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值得引起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启动内需与消费伦理观念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然而发展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消费问题,因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环节之一,它与生产、分配、交换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消费的增长是产生新的社会需求,促进生产更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消费需求可分为两大类: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和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当前,启动和刺激消费需求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90年代以后,冷战虽然结束,但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依然复杂多变,这不能不影响到我们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发展。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震荡,对中国的外销产品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展的历史和未来趋势表明,一个世界经济大国总是把内需作为其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据报道,美国经济发展的2/3依赖于内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在1999年发表的报告中认为,中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分别以平均每年0.6和0.4个百分点的幅度下降,目前已大大低于70%和60%的国际平均水准。(注:《文汇报》1999年8月14日第10版。)中国要启动和刺激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因为社会总需求(其中包含投资需求)最终在消费行为中得以实现。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调节是重要的,但道德调节是不可忽视的第三种手段,其作用不可低估。这是因为:

      第一,消费行为从来不拒绝道德调节。研究表明,道德价值观念在消费行为中的调节作用是广泛的。在消费活动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不会只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消费的内容和方式,也不总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政府的调节。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这种那种道德价值观念的引导。换言之,道德价值观念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也在调节着人们的消费内容、方式和行为。

      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在分析消费者购买动机时,有“推力论”、“拉力论”、“推力和拉力相结合论”等多种理论。“推力论”认为,消费者总是先有了某种欲望,然后才会作出购买决定。消费者的欲望是消费者追求消费品的推动力。“拉力论”认为,消费品的吸引力才促成了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如果我们采取“推力论”的观点,那么通常只能说明一次性购买,而难以说明对商品和商标的忠实不渝,采取“拉力论”的观点就有助于说明多次购买、重复购买过程,特别是说明消费者对某种特定商品的喜爱的原因。其实在实际过程中,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动态的决策过程,“推力”和“拉力”是结合在一起的,两方面不可分离。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即为什么消费者会购买某些看来他们并不需要的商品呢?或者说,为什么有些消费者看来不仅被消费品所“吸引”,甚至被消费品所“缠住”而无法脱身呢?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西方经济学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经济学家开始在这个新的领域中,研究社会消费风气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影响。社会消费风气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一个方面,其实质是社会道德价值观念问题。消费问题不仅是经济学问题,同时也是伦理学问题,这一观点得到了人们的进一步确认。

      第二,在调节消费行为中,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道德手段是互补的,在某些情况下,道德手段能超越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消费行为可分为公共消费行为和个人消费行为两大类,国家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的消费支出属于公共消费行为,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公共消费行为的调节比较直接和有力。与公共消费需求相比较,个人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发展的更为根本的推动力。只有通过更多地满足个人的需求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但就个人消费行为来说,经济手段起着重要作用,而行政手段难以取得直接的效果。个人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如何消费,不仅与个人经济收入有关,也与个人的性格、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关。在同样经济收入的情况下,非经济因素对个人消费的影响巨大,个人的消费行为无不打上他的性格、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特征。不同的性格、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取向更为多样化,不能简单地用一道命令来规定个人的消费行为,要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来引导人们健康的消费,道德手段在调节个人消费行为中有着广阔的天地。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经济行为的道德调节,涉及人作为“社会的人”这一深层次,这是很有见地的。人的行为,受制于外部制约和内部制约。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调节属于前者,道德手段属于后者。道德手段的调节涉及人对自身价值的思考,更体现了人作为“社会动物”的特点,体现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道德手段所体现的人文力量是无形的,但却有广泛性和持久性。

      第三,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消费行为有效调节的实现,需要道德的支持。消费中有能不能消费和愿不愿消费两大层面的问题,能不能消费直接涉及可支付能力,即经济能力,愿不愿消费与道德观念直接相关。解决了前者并不意味着后者的必然解决,有些消费者不乏经济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消费。最近,国家调整了公务员及城镇居民收入,受益者达8400多万人,平均增幅为30%。多发了钱,提高了经济收入,是否能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就要看人们是否愿意消费,这就需要道德观念的支持。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人们不愿消费是由于他们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不乐观,所以节衣缩食。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依笔者的看法,经济预期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固然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如何看待经济预期与现实消费的关系,这上面也有深刻的思想道德观念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经济收入的变化比较容易预测,讨论消费风险几乎是多余的。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一个显著不同点是,任何经济活动都要承受或大或小的风险,消费当然不例外。例如“信用消费”在市场经济中将占很大份额,消费主体在经济偿还中不得不承受风险。与此相应,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些消费道德观念就应该改变,从心理和思想道德观念上接受消费风险,从而为刺激内需的经济措施和行政措施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