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格就是指人是怎样以内在的自我意识活动和其外部行为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从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身心结构。它包括两个因素:一是个体的内在自我意识,二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人格有健全与不健全之分,健全人格即个体的外在行为能够与其真实自我达到有机统一,并且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包括其形成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条件。其中,道德因素贯穿始终,并对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塑造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内在机制。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总称,正是依靠它,人才能够认识、追求、把握和创造真善美,并按照真善美的原则去行为,从而使其具有健全人格。因此,人的主体性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内在机制。人的主体性做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能动地把握自然、社会和自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动力,有内倾和外倾两个维度。其在内倾维度上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这几种能力就起着对真善美的认识和把握作用。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自我心理上的认同感,这是指健全人格主体在与环境的复杂联系中,对自己所建立的“理想自我”的自我认可和自我肯定;自我意识对其社会本质的自觉保持,健全人格的主体能够认识到自己同社会的本质联系,意识到对社会、对他人应有的责任,并把自觉地履行这种责任看作是自己的高尚道德使命;自我意识能够按照自己所追求的真善美的原则进行自我调控。健全人格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同时担任着多种角色,而这些社会角色又都有各自的职责要求和相应的行为模式,但具有自我统一性的自我意识不会因此而摇摆不定,反而它能够把握住人的各种丰富的外在表现,使其服从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保证其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人的自觉能动性在其外倾维度上,则表现为对外的认识和评价、控制和超越,这种认识和评价、控制和超越便是道德自律的表现。有了这种道德自律,才使健全人格对真善美的追求充分发扬出来,产生一系列促使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道德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人的主体性向外的认识和评价、控制和超越,就没有健全人格的道德价值,没有人个体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健全人格就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正是人的主体性在这两个维度上力量的整合,才使得人格得以健全发展,使个体不断进入新的人格境界。这个新的人格境界一方面更大程度上把握人内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实现了自己对外控制力的新的超越,使自己的行为向着更有利于社会和谐与自我完善的目标前进。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了解自己的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5页。)人的主体性不断发展和弘扬的过程,正是人的精神不断获得自由,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的道德自律不断发展的过程。由于人的精神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才能不断认识自身,才会有真正人的生活,人才会与社会相适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人,道德生活便构成了人类生活的重要特征,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会有真正的人的生活。所以,正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弘扬,推动着人迈向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才使得个体人格不断健全。因此,道德的进步与人格的健全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二、外在条件。人格中的自我意识一旦通过发动外部行为表示个体的存在,就使个体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了。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其在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8页。)因此,人格这种表明个体存在状态的稳定的身心结构归根到底是在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社会诸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存在,使个体健全人格得以形成。在社会诸因素中,经济是决定其它一切社会现象的基础,同样,它也决定着人格的形成。经济对人格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劳动条件,劳动工具,直接决定着人们的劳动性质。它不但生产出一定的劳动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且还生产出劳动者自身,生产出人的品格。也就是说,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比如,资本主义片面劳动方式,使人的本质出现了异化,生产出大量人格不健全的人。2.生产状况的决定作用。生产状况是指人的收入、分配及生活水平,它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形成。恩格斯在分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指出,仅仅是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低劣,工人阶级住房十分拥挤、简陋和卫生条件极差,就很容易败坏他们的品德。道德的颓废肯定会导致人格的不健全。马克思也曾指出,一旦社会不能满足人们起码的生存需要时,人们就会为争夺消费品而斗争,一切陈腐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因此,形成健全人格最根本的基础是经济,它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状况对其形成发生作用。 影响人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现存的社会意识。社会思潮是时代意识的晴雨表,能准确反映社会意识在各个时期的变化情况,并且对做为社会个体存在的人的人格产生强烈的冲击。而社会思潮又通过社会风气表现出来,社会风气是社会思潮在社会行为上的展开,是社会思想和行为的总和。社会风气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马克思在谈到十八世纪德国状况时曾指出:“一种卑鄙的、奴颜婢膝的、可怜的商人习气渗透了全体人民,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因为这个民族连消除已经死亡了的制度腐烂尸骸的力量都没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234 页。)整个德意志民族在这种可怜商人习气的侵袭下失去了活力和尊严,那么,做为个体存在的人的人格又如何得以健全呢?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关于社会风气,毛泽东也讲过:“凡是歪风,就是说,不是个别人的错误,而是形成了一股风的,一定要打下去。”(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50页。)风气一开, 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思想和行为定势,好的风气可以造就健全人格,歪风就可以败坏人的人格。在社会意识诸形态中,除社会思潮、社会风气对人格产生重大影响外,其它方面诸如法律思想、宗教观念、社会心理等因素同样对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这些社会意识形态诸因素中,无不包含着道德因素。因为道德引导着社会思潮和社会风气的方向,同时也为法律的实施,宗教的传播,社会心理的形成提供着有力保障,所以,道德因素是社会意识形态诸因素中一个最普遍的因素。道德观念一经产生出来,就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和感召力量,从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历来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对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把它看成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不缺少的中心环节,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王阳明的“致良知”等,都强调道德修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历史上的各种宗教教义也大都从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来建构其人格理想。道德对人格的建构作用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期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明显,这时,旧的道德规范出现破损,人们不能适应新时期所要求的那些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这样,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身份及不同的年龄之间的人们,对新旧规范的认同就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表现在人们思想上,就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思潮。相对稳定的社会思潮扩展开来,便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风气,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改变人格的形态。而积极的,以正确的道德价值为导向的社会思想和社会风气,就会促进人格的发展和健全,反之,就会使人格走向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