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效率与人的需要

作 者:

作者简介:
夏兆敢 舒红跃 湖北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原文出处:
理论月刊

内容提要:

一个社会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生产关系都不是最终目的。人们不是为了效率而提高效率,也不是为了公平而追求公平,在公平和效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背后,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范畴在起作用,这就是人的需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8页)。劳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人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需要只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们的生产方式中得到满足。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事实是人类的存在,第二个事实是人的需要,第三是人的需要与自然界的必然矛盾,第四是矛盾的必然产物——生产,第五是生产的一定方式,即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由此我们便可内在逻辑地得出,人的需要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得到满足的结论。

      首先,生产力是人们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只有在人的需要的驱使下,在同自然界作斗争的劳动实践中,才能形成我们称之为生产力的东西。没有人的需要,没有它同自然的矛盾,没有劳动创造活动,就谈不上生产力。生产力归根到底是满足人的需要的能力。不管以何种形式离开人的需要,生产力就失去了根据,既不会形成,也不能存在,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人们发展生产力,也正是为了发展满足自身需要、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能力。生产力的水平标志着人们控制自然为自身需要服务的程度,即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自然界的奴隶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同样,效率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在人类需要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并在人的需要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着。离开了人的需要,人就不会同自然打交道,效率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离开了人的需要的不断发展,离开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不断提升,效率也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其次,生产关系是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组织形式。生产力满足人的需要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中实现的。一方面,人们在运用生产力向自然索取原料、创造需要对象时,他们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中进行的,他们的组织方式是他们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方式,即生产力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人们从自然界所获得的需要对象在满足自身需要之前,有一个社会运动——分配过程,这个运动方式是受一定的社会结构制约的,这个社会结构与他们生产时的社会组织是同一的,分配方式从来就是与占有方式相一致的。所以,它表明自己同样是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方式,不过这不是在需要对象的获得中,而是在获得后人们如何满足自己的方式。公平正是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组织形式。人们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实现的。离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无从发生。通过发展生产、提高效率而带来的劳动产品,在没有分配之前,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只是一种潜在的满足需要的对象,只是在公正合理地分配到每一个社会成员手中之后,它们才变成现实的消费对象。因此,公平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人的需要满足的组织形式。

      总之,无论是公平还是效率,都只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或形式,都不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人们提高效率,追求公平,是为了满足和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公平和效率内在地统一于人的需要。

      二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目前影响最大的观点是效率优先论,它认为社会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效率,发展生产力,等到社会物质财富的总量增加了,“蛋糕”做大了,公平问题自然容易解决。这实际上是功利主义观点在公平与效率相互关系问题上的表现。功利是当今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目标之一,也是评价现代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价值尺度之一。一个社会追求功利,追求高效率的功利价值创造是必要的,因为人的需要只有建立在社会提供一定的功利对象的基础上才能满足。

      功利主义认为,如果一个社会的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成员的需要,那么这个社会就是被正确组织的,因而是正义的。每个实现他自己利益的人,都肯定会自动地根据他自己的所得来衡量他的所失,人们在目前做出某种牺牲,是为了得到未来的更大利益。社会也能按照同样的原则去行动,并把那种对一个人是合理的行动看作对一个联合体也是正当的。正象一个人的幸福是由他在不同时刻体验到的一系列满足形成的,社会的幸福也是由属于它的许多个人的欲望体系的满足构成的。个人的原则是要尽可能地推进他自己的福利,满足他自己的欲望体系,社会的原则也要尽可能地推进群体的福利,最大程度地实现所有成员总的欲望体系。

      问题是,功利主义只注重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分配的满足,而不关心满足的总量怎样在不同的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严格按功利主义操作的社会,最终必然是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早先功利主义者曾把经济增长、效率视为追求多数人幸福、高尚和美德的基础和中介,可现实是经济增长实现了,大多数人的幸福、高尚和美德却没有实现。

      与效率相比,公平也是当今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最基本价值目标之一。人的需要的满足,既离不开特定的价值和物质财富的创造,也离不开对已创造的价值和物质财富的分配。公平即体现着人们的利益和双边关系。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个人方面理解,公平首先是对个人自身权利的正当占有和维护,是个人有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生产资料、劳动力或其它要素)参与社会价值和财富创造的自由和权利。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理解,公平既代表社会各成员对其所在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合理分配的期待和要求,反映着社会对其不同成员实施的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尺度,要求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尽可能公正合理地分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