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社会中人的精神素质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小冬 福建省委党校

原文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今世界,经济知识化和知识经济化正日益成为新的时代发展趋势。这对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来说,其影响必然是巨大深远的。因此,考察处于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素质的变化,顺应时代的发展,铸造人的现代素质的核心——精神素质,已不仅是一个人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一、转型期社会中人的素质的核心是精神素质

      对人的素质的划分,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统一的定论。笔者认为,人的素质可以划分为体力素质、智力素质和精神素质三大类。现代科学的研究已经证实,部分具有智商的高等动物,也具备了一定的智力素质,具有情感、简单思维和交流的能力。因此,智力素质并非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只有精神素质才是人区别于其他具有生命意义的生物最重要的根本素质,是在体力与智力素质基础上人所具有的更高层次的独特品质。正因为人具有这种任何高等动物都不可能具备的精神素质,所以,人作为万物之灵,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充分体现出其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够在适应生存需要、认识世界的同时,积极地改造世界,并最终改造自己,从而实现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

      那么,人的精神素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和具有哪些特性呢?笔者以为,就其内容来说,从微观上看,它决定并展示了人的价值理想、精神追求、道德情操、个体人格、思维方式和情感需求,决定并体现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系统。从宏观上看,它能决定并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就其特性来看,它具有历史继承性,贯穿于人类精神发展过程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代对人的精神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其精神素质必然有所区别;具有显见的意识形态性,因而体现出阶级社会所必有的阶级特殊性;具有可贵的趋前性,即有时它能超越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基础,追求更高级发展阶段的精神发展。

      由于当今社会正处在从实物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时代正在来临,预示着社会将向更进步的发展阶段延伸,这就必然对人的精神素质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必然要求人的精神素质产生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变化,尤其是有力地促进人的精神素质趋前性的高度活跃。因为,一般而言,在社会平稳发展时期,人的精神素质起主要作用的是历史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和意识形态性,趋前性的表现并不活跃。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因为相对稳定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建构新的价值体系,人的精神素质的趋前性就变得异常活跃起来,与其时代性相结合,自觉地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所以,社会的转型,对人的精神素质来说,意味着精神素质的重组。如果我们把社会的变革和人的素质组成一个座标,那么在人的素质这个参数上,体力和智力素质会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恒数,而精神素质则是一个巨大的变数。

      上述可见,人的精神素质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核心,是体现人的活动主体性的最根本标志。社会的转型,一方面对人的精神素质产生深刻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人的精神素质的重组和提高,又会对社会的变革和转折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转型期社会中人的精神素质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转型期社会中人的精神素质的状况分析

      认真考察转型期社会中人的精神素质的状况,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那就是,在这一时期,人的精神素质发展会出现两种相反的矛盾表现,并表现得十分突出。一方面,有一部分人在社会转型时期其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内在的潜能,精神素质迅速提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而另一方面,有一部分人面对社会的重大变革则茫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个体的能力和积极主动性无法表现和发挥出来,精神素质反而出现明显的下降,日益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面临淘汰的困境。这一矛盾表现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的精神素质的趋前性对实践个体的主体性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对上述社会转型期中人的精神素质发展的两种相反的矛盾表现,人们往往产生认识上的差异。一些人认为社会的变革和转型,从总体上看是促进了人的精神素质的提升,但也不容忽视部分个体精神素质的滑坡;而相当一部分人则常有世风日下的感慨,认定人的精神素质的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普遍的存在。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是不足为奇的,对此,我们一方面应当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肯定前者观点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又要清楚地看到,由于在社会转型期中,原来相对稳定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新的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就给各种不良精神思想的侵蚀以可乘之机,从而极易造成人的精神素质的滞后和下降。从当前我国社会现实来看,这种滞后和下降的现象也是触目惊心、令人警醒的。首先,一部分实践个体精神素质提高的优秀表现,因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变化和正在重新建构的过程中,还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认同,这是个较长的过程,一时难以得迅速的普遍认可,以致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中人的精神素质的提升只不过是雾中看花,朦胧难见,而人的精神素质的下降则是俯拾皆是,明白无误。其次,如前所述,由于各种不良精神思想的乘虚而入,确实造成了一部分实践个体精神素质的倒退和下降,从大处来讲,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错位、道德沦丧、腐败滋延、犯罪增多、精神贬值、文化失落等,从小处来说,各种违理、违规、违纪、违法的行为越来越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