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素质问题研究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为民,中共中央党校哲学硕士研究生。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部,北京 100091

原文出处:
求实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 C9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8487(2000)09-0017-04

      随着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的素质问题也就越来越突现。所以,近年来人的素质问题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将此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述评。

      一、关于素质的定义及其内容

      开始,“素质”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把素质定义为“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老版的《辞海》及其他众多的心理学书和辞典中都持与此相类似的看法。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上述这些关于素质的定义带有很明显的片面性,其内涵不能反映当今社会和人的发展概貌。为此,学术界对人的素质的定义提出了许多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特征(特点)说”,即认为人的素质是指人的自身所具有的特点、特征。有代表性观点有如下三种:(1 )人的素质是人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结构;(2)素质是人的特质、特征, 是人的质的规定;(3)人的素质就是指人们自身所具有的各种生理的、 心理的和外部形态等方面的较为稳定的特点。

      二是“品质(修养)说”,即认为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品质、能力、修养、素养等。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1 )素质是人的先天秉赋和通过后天培养而获得的能力、品行、修养、素养、本领;(2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

      三是“要素(条件)说”,即认为人的素质是指人的要素或条件。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五种:(1 )人的素质是指人在质的方面的物质要素、精神要素及一切社会生活要素的总和,它是指人在工作、生活及一切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它的综合效应表现为人本身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2)人的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说,它是指作为物质或精神生产中同客体相对应的主体(人)所具有的各种素质的总和;广义上说,乃是指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所具有的各种要素的总和;(3 )人的素质就是在质的方面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它是人的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和品质等各种要素的综合;(4)素质是构成人的各种要素, 是人作为主体的内在根据和条件,是这些要素的现实状态,核心是指人的本质性能力;(5 )人的素质就是主体素质,它是指人作为主体的各种内在要素或自身条件的总和。

      四是“水平说”,即认为人的素质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其质量水平。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1 )人的素质就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简言之,就是指人的质量、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2 )广义上的人的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也就是说,素质指的是整个主体的客观性,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

      五是“综合说”,即认为人的素质作为哲学范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去理解:首先,相对于人的“数量”而言,它是指人的“品质”或“质量”;其次,它是指人从事活动的自身条件;再次,它还是指人的潜在的能力、力量,亦即潜力。

      六是“系统说”,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理解素质,认为人的素质是一个系统。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1)认为素质是一种系统, 因为它具备了系统的这种有机性。在素质系统中,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之间及各自内部都是相互渗透和交融的。(2)认为, 素质是人经由先天自然遗传和后天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实践积淀而成的生理、心理的内在的基础条件,其结构是一个稳态的开放系统。(3)认为, 人的素质是综合素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总之,“特征(特点)说”把素质变成了人所有的特征、特点,泛化了人的素质的范围:“品质(修养)说”把人的品质、修养、素养、能力等概念相互混淆、等同,无法科学界定人的素质,但注重了人的自身特性:“要素(条件)说”一来过于笼统,二来没有说明素质作为人自身的特性,但是比较抽象,符合定义概念的一般性要求;“水平说”说明了素质的现存状态(结果),但是没有反映素质的特性与内容:“综合说”从多个角度来界定人的素质,比较全面,但是不符合概念定义的一维性要求;“系统说”注重了素质的整体性,但是素质的内涵空泛、不确定。

      二、关于人的素质的构成及其分类

      有关人的素质的构成及其分类在学术界也意见不一,其大致有11种典型的观点:(1)自然素质、社会素质、精神素质;(2)个体素质、群体素质;(3 )内在素质(沉淀在心理深层的文化潜在意识)和外显素质(外部表现出来的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4 )理性素质和非理性素质;(5)主体性(包括基础、现实、发展)素质、 客体性(包括道德、纪律、法制等)素质;(6)思想素质、文化素质、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7)道德素质、 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人格素质、角色素质、个性素质;(8)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9)思想道德素质、智慧才能素质、生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实践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政治素质、作风纪律素质、业务知识素质、心理素质;(10)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11)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