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之四发展哲学(笔谈)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少杰,吉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哲学博士

原文出处:
求是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 (2000)05-0005-20

      社会发展研究经验基础的转移

      20世纪的哲学是发展的哲学,不仅因为哲学在20世纪发展出了丰富的内容,展开了比过去几千年哲学画面瑰丽得多的场景,而且还因为20世纪哲学的主题就是社会发展,它试图用各种范畴梳理人类神经、针砭时弊,积极引领人类超越20世纪不断发生的灾难,争取安宁、和谐、自由与幸福的持续发展。20世纪哲学在追求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世纪初和世纪末发生了两次重要的经验基础转移。明晰这两次经验基础转移的内容与实质,反思20年来中国哲学对社会发展的研究,是中国哲学更积极、更真实地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

      哲学虽然不是经验性学科,没有必要像实证社会学那样必须用经验事实来说明和论证自己的观点,但是,无论抽象到何程度,它也要起于或立于某种经验事实。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就是:哲学家一定身居经验过程之中,经验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一定要浸入哲学家的理论观念之中,对于以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哲学来说更是如此。然而,经验事实是丰富而繁杂的,哲学怎样立足经验事实,立足何种经验事实,哲学家们往往对此避而不谈,特别是那些追求终极本质、热衷观念批判的哲学家们,更是不屑一顾。甚至那些论述了社会发展丰富经验问题的哲学家,也未必自觉到自己是立于何种经验事实而开展对社会经验现象的研究。

      研究社会发展时最明确地论述了哲学立足何种经验事实的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最基本的经验事实是生产实践,人与自然或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是生产实践的本质。马克思从生产实践这个经验基础出发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原则——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这个基本观点的逻辑推论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在人类全部经验生活中,生产实践既是前提条件,也是中心任务,所以研究社会发展或历史发展,必须以之为基础才能抓住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各种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这就意味着,哲学在研究和解释社会发展时所立足的经验基础,只能是经验生活中作为前提条件和中心任务的层面,并非全部经验生活都是哲学研究社会发展的经验基础。

      就理论原则与经验基础的实质联系而言,马克思的观点可以解释20世纪之前的全部哲学。无论何种哲学,最基本的理论原则都是它所展开的思维方式。20世纪前的哲学都是在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中展开的,这种思维方式的经验基础就是生产实践,不论哲学以何种形式表达着自己的二元论思维方式,也不论哲学是否意识到二元论思维方式同生产实践的本质联系,这个判断都是成立的。因为生产实践是最基本、最明确的主客二元对立的经验过程,哲学中的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精神与自然、人与天、理与气等等基本关系以及围绕它们而展开的一系列范畴,都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找到它的根据。

      20世纪前全部哲学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形态:本体论和认识论。其实,本体论和认识论不过是主客二元论的历史形态。无论精神本体论还是物质本体论,实质都是客体论,即事物本质规定性的理论;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还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质都是主观论,即人们观念的形式与本质的理论。从发展哲学的视角看,研究事物的本质规定性,目的在于征服自然、控制社会;研究观念的形式与本质,目的在于正确地认识自然与社会,实现对自然和社会更有效的征服与控制。可见,归根结底,20世纪前的哲学,无论在理论关系上还是在历史形态上,都是立足于生产经验之上的,它们的思维方式和概念框架是生产经验的基本矛盾或基本关系的展开。

      20世纪前的哲学以生产为经验基础,这不仅是实然的而且也是应然的。因为20世纪前的全部历史是物质生活资料匮乏的历史,只有把物质生产放在首位,作为中心任务去完成,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哲学以抽象形式体现了人类的生命需求与发展渴望。对于崇高的哲学与实际的生活一样,生产就是增加财富,财富就是实现幸福。然而,这个千年不变的事实与观念,在20世纪前叶却遭到了沉重打击:两次世界大战利用工业生产的结果,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工业污染和环境恶化使人类感到前途可怕。

      生活在灾难中挣扎,哲学在困境中沉思。进入20世纪的哲学家们不再像启蒙主义者那样对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充满信心,他们开始反省、怀疑、求变。胡塞尔、海德格尔、阿多尔诺、马尔库塞、本雅明、伽达默尔等一大批哲学家,不仅反省生产经验、怀疑支配生产实践的科学理性,而且响应尼采重新评价一切的号召,发出从生产世界向生活世界转移的呼唤。于是,哲学在对人类生存困境和发展前途的痛苦思索中开始了第一次经验基础的转移:从生产经验转向生活经验。

      二

      生产也是生活,而且是最基本的生活,马克思和卢卡奇等人都是这样论述的。但是,在20世纪初的许多哲学家那里,生活是指自在的、非组织化的和未主题化的日常生活,而生产则是自觉的、组织化和主题化的专业生活。生产是在科学理性、功利原则和计算精神支配下进行的,而生活则是在日常思维、直接兴趣和感性需求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哲学在生产经验中可以看到明确的主客体关系和规律与原则,而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哲学从来不能忍受模糊,它一定要在变动不居的日常生活中提示出确定的根据,在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直接性或具体性中概括出间接的、普遍的原则。

      哲学在日常思维和日常行为中发现了根据和原则,即马尔库塞等法兰克福学派成员所说的审美理性,伽达默尔等解释学哲学家所说的艺术原则。歌德和席勒早就论述过审美理性和艺术原则是与人的本性和人的生活一致的。他们已经主张要用审美理性取代科学理性,因为按照审美理性来理解人生与自然,都是完整的具体性,而不是人为切割的分析的抽象性。马尔库塞等人不仅从意识论来论述审美理性同日常思维的一致性,而且从生存论来论述审美理性是把真与善融入自身的完整性,认为只有用追求完整的具体性的审美理性来取代追求片面的抽象性的科学理性,才能从人类本性上克服异化,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类的彻底解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