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 (2000)04—0032—06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其发展历程同社会主义实践密切关联在一起,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在理论上的升华和缩影。因此,在世纪之交回顾和反思建国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走向,就必须从历史的视角切入,以现实为根基,以时代的文化精神为坐标,揭示其理论发展的内在线索和逻辑。从这一基点出发,可以把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前的教科书体系的客体化哲学时期;80年代的回归、探索和重建马克思“本真”理论的时期和90年代的关注现代化的实践理性时期。这三个时期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了从传统的农业文明思维方式向现代的工业文明思维方式的转换,体现了日渐深入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的思考。 一、教科书体系的实证化倾向和对主体性的削弱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时间里,我国理论界流行的是教科书体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这种哲学模式的特点是把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受客观必然性支配的辩证发展过程,它的最大缺陷是泯灭了人的主体性,把自然解释为与人无关的纯自在运动,把社会理解为无主体的“自然历史过程”。因而,可以把这种只见物不见人的哲学称之为客体化的哲学。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前苏联的哲学模式,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并在建国后得到普及。 教科书体系的客体化哲学其实质是一种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是人不能自主,依赖外在力量的补偿性观念的产物。具体来说,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理论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三大原因。 第一,从理论的原因来看,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类解放的学说,它不是根据某种给定的规律,而是以人类实践的总体运动及其内在逻辑为依据来说明历史,追求人类的解放和幸福。这种全新意义的哲学,我们称之为“实践哲学”。然而,这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马上就会遇到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种意义的实践哲学与人们通常所知的以经济必然性来说明人类历史运动的唯物史观,显然不尽相同。从前一种立场常常推导出以人为核心,以实践为本体的人本主义,而从后者则经常产生客观化的倾向。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马克思前后期的“对立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说”。 其实,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并不存在所谓的前后“对立”,而只是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差别。实践哲学是马克思全部思想根基的第一层次的哲学理论,体现的是他解释世界的立场和出发点,而唯物史观则是实践哲学在历史观中的具体运用,是第二层次的关于变革现存世界的革命道路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些基本设想。应该说,这两个层次的理论是统一的,都服务于人类解放的宗旨,只不过所涉及的历史尺度和抽象程度不同,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从抽象到具体的表现。但前苏联和中国由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突出关注的是政治、经济层面的具体变革,因而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吸取的是关于社会具体运动的理论,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 第二,从历史的原因来看,传统哲学只吸纳马克思实证层面的思想这同传统的东方农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其实质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这种历史定位的根据是:实践哲学弘扬的是人的主体性,它表述着人通过能动的创造活动,在改造世界的基础上,克服自身的异化,而使人获得解放的历史过程。从这个角度说,实践哲学就是一种主体性的哲学,一种人学。而人成为主体只是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成果,所以,从人出发,以主体为核心去说明人与自然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工业文明时代的文化精神。因而,也只有从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出发,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作出正确的理解。而前苏联和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时,社会发展的程度还处在前工业化时期,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群体主体的活动形式是社会结构的本质特征,人对自然的依赖,导致了人对群体的完全依赖,从而形成了人的以依附关系为特征的天然血缘联系和统治服从的政治联系。依附性的社会关系又必然产生依附性的社会文化,当人还不能自主时,推崇外在力量,盲从外在力量就会成为人的文化意识。所以,作为时代精神反映的哲学也就必然宣扬泯灭人的主体性的自然本体论和泯灭个性的社会本体论。当从这种文化精神去看待马克思主义时,就会把马克思当作“科学的上帝”,把人类自身解放的过程外化为客观的必然过程,似乎人类解放的原因不在自身,而必须依赖客观规律,否则不足以坚定人们斗争的信念。其实,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客体化理解,正是葛兰西所讲的工人运动缺乏自主性的补偿性思想的体现,是农业文明的依附性文化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方式。 第三,从现实原因来看,群体本位的社会结构和计划经济使意识形态日益向客体化方向发展。解放后,我国虽然从社会制度上进入了社会主义,但在文明发展的程度上还没有根本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因而农业文明条件下的群体主体活动形式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命令服从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和个人都不能成为独立的主体,也就不能产生主体的意识、平等的意识。所以,在改革开放前,泯灭个性的群体本位的社会文化始终左右着意识形态的发展。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主体哲学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而强调必然性和社会对人限制的客体化哲学就必然成为时代的主流文化。尤其是计划经济企求把社会变成自动化的大机器,人只是一颗“螺丝钉”,起决定作用的是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和利用规律,才能使“机器”正常运转。这就大大加强了客体化哲学的地位,使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在全国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