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8862(2000)06—0002—04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学研究承载着三大历史使命:一是对中国改革开放20年以来人的问题和人学的研究加以清理与总结,为进一步深化人学研究寻找新的起点;二是努力使既有的人学研究范式发生转型,为进一步规范人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三是积极推进和深化人学研究,为建构面向21世纪的人学寻找新的立足点。 首要的是对中国近20年的人的问题和人学的研究加以清理和总结。综而观之,中国近20年来的人的问题和人学的研究呈现出这样的图景:研究的内容——在理论层面上主要研究了人学的前提性、基础性问题(如人学和哲学的关系、人学的对象、人学研究的方法、人学的性质、人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框架等),在现实层面上主要研究了由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重大而迫切的问题(如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人的现代化、人的实践主体性、人的素质、人格转型、人的发展、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人的物化与人的个性解放和人权等),研究的内容大都是理论和实践中的前沿问题,既具有一定的面上的广泛性(有关基本问题几乎都被提出来加以讨论),又具有一定的点上的高度和深度(在人学和哲学的关系、人学的对象以及人格转型、人的发展等问题上形成了几种代表性观点,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不足在于对一些“前提性问题”(如人学的本体论等)还未达成应有的共识,对“人的科学”的综合研究还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完整的人”还未提供确切的理解,对一些重要问题(如人的生命存在、人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系等)未作专门集中而系统的研究。研究的方法——大致可概括为“我思”有余而“集思”不足,“哲思”有余而“科思”不足,“离思”有余而“合思”不足。20年来国内的人学研究大多或主要采取以学者个人独立思考的方式来进行,虽然也兼顾组织群体性的学术讨论、课题研究和人学研究笔谈,但并未真正采取集体共同合作的和综合的研究方式;大多或主要运用哲学研究的方式,从哲学的视角研究人,对人的问题未做必要而详尽的实证研究、个案研究和分析研究;专家学者多从基础理论或学理层次上开展人学研究,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则多从现实问题入手研究人的问题,而且这两种研究方式往往是分离的,既没有以对人的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和促进人的基础理论研究,也没有使人学的理论研究为人的现实问题研究提供“核心理念”。研究的主体——有些学者主要用意识形态的眼光对待人学研究,从科学方面对“人”作科学研究则相对注意不够;在人学研究中,专家学者们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有的学者由于对人学研究的背景、状况、实质和意义以及人学的涵义、人学同“人的科学”的区别不够了解,因而要么对人学作为一门科学不理解,要么过低估计人学探索的积极意义;一些学者已认识到“人的科学”研究对人学研究的必要性,但对“人的科学”方面的知识相对准备不足(人的科学,指的是研究人的某一侧面而形成的一系列学科群,它所提供的是关于人的某一侧面的实证知识);有些学者立足于当代中国的视野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但缺乏应有的开放意识、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综合能力;一些学者多去追问人学研究在学理上的严谨性,不大去追问人学研究的精神实质、理念价值、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多去追求学问,少去追求思想;有的学者较注重从既定的“书本公式”出发看待人学,有的学者则较注意从“生活公式”出发研究人学。研究的条件——近20年来的中国人学研究始终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大环境支撑下一步一步深入进行的,这一环境对学者们思想上的解放作用是巨大的,它使学者们由过去谈人色变到现在敢于触及和探索过去看来比较敏感的问题,由过去把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看成资产阶级的专利到现在对此加以科学地、全面地研究和关注,由过去排斥人的研究到现在兴起“人学热”,由80年代开始对人道主义进行研究,中间经过人的现代化研究和人的主体性研究,到90年代纵深向人学理论建构方向发展,由80年代初主要是从价值观上强调尊重人到90年代深入向从学理上说清人、从实践上塑造人方向发展,但某种“意识形态”上的困扰有时还存在;这20年来的人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实践的舞台上进行的,人学是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呼唤,是时代的声音,当代中国社会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需要从人学的角度加以研究,这正是人学得以兴起的深厚土壤和实践动因,但对实践提出的问题在理解深度上还不够,未完全达到时代所要求的水平;中国的人学研究也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信任、支持和帮助,国家社科基金和其它有关的社科基金多次立项支持人学课题研究,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拨款扶助召开全国性的人学研讨会,一些有影响的知名报刊辟人学研究栏目推动人学研究,有些出版社(如广西人民出版社等)积极扶持人学研究成果的出版,有些教育部门积极开设人学课程,培养人学研究队伍,许多学者积极参与人学研究,学术界也为人学研究鸣锣开道,因而人学研究具有广阔的舞台、阵地和空间,但仍需要扩大;中国的人学研究还反映了世界思想文化、思想精神向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状态转向的大趋势,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它既具有其哲学史、文化史、科学史和思维史的根据,又具有可资利用的中西文化资源和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但应注意同西方进行对话。研究的特征——中国的人学研究多在哲学领域进行,着重从哲学学理层次上把握“完整的人”,以求全面地说清人和深刻地理解人,但在如何从哲学上为时代和中国实践发展提供人学理念方面做得不够,在同其他学科交流合作联盟方面努力不够;多在学术领域进行,着重从学术理论上探讨人的问题,但在如何使人学走出学术象牙塔、走出书斋,“下”到同平民大众的生活世界相结合从而被他们所掌握,“上”到同决策部门相结合从而为决策提供根据,做得还远远不够,在哲学如何通过人学走向现实生活和决策领域努力还不够,致使哲学学术圈外的人士不知“人学”所云;多在学科边界、人学对象、人学观念及其意义比较模糊的情境下进行(当然,“对象”尚未明晰是人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得以确立前的必经阶段,任何学科的前科学阶段大都如此,不足为怪),这利于学者们打破“框框”束缚,大胆探求问题,但也使一些学者在对人学的对象、人学的性质、人学研究方法认识不清的情况下进行“人学”研究,从而把远不是人学的问题当作人学问题来经营,把本是人学的问题当作非人学弃之不顾;多以科学理性的方式和自觉的态度进行研究,但研究中的感情(感性)主观评判色彩、盲目自发的模仿倾向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研究的实质(倾向)——中国的人学研究一开始就不只是研究人的某一现象、某一方面,也不是取代哲学,而是力求通过对完整的人的综合思考,旨在寻求哲学、科学、文化和人文精神之本,重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哲学观、哲学史观、科学观和文化观,为当代哲学变革和发展提供方向和途径;也不是学者在纯书斋里闭门造车以及对体系的孤芳自赏和“自食其果”,而是走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洞察人的生存体验,关心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以及人类发展的命运,检讨人类以往的哲学观念、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探究人的双重本性和双重存在状态,以为当代人类发展实践提供新的核心文化理念、合理方式和观察方法,但这一实质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研究的成果——20年来的中国人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中央党校哲学部资料室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1999年我国发表的相关人学文章就有2600多篇,相关专著120多部。在这些论著中, 有些是重新挖掘、整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有些是建构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有些是对中西人学思想的清理和总结,有些是对人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索。有些论著提出了一些原创性和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建立起了哲学与人的内在本质联系,对人学学科建设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而具有重大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还需要进一步追踪前沿问题,力求出一批反映时代水平、能同世界进行对话的有影响之作。研究的影响——可以说,经过20年的人学研究,“人学印象”已经形成(在研究与人学相关学科并关注学术发展的学者群体中,几乎都知道“人学”);“人学概念”正在大量使用(研究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的众多学者都在广泛运用人学概念来研究问题),“人学视角”已经突显(许多学者注重从人学视角来研究问题);“人学学科”的建构初具雏型(一些前提性、基础性的人学基础问题和人学理论框架,在一定层次和范围内基本上达成共识,《人学原理》、《人学概论》即将出版);“人学思潮”已经形成(90年代继“实践唯物主义热”之后又出现了“人学热”,“人学”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也将继续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如人学有被泛化的倾向,有的学者把“人学”当作筐,把一切与人有关的问题和观点都纳入进来;人学研究成果多在论坛、书坛中进行,还未完全正式进入讲坛以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