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 (2000)03-0018-08 哲学何为,这是所有想进入哲学王国的人首先需要了解的。事实上,了解了哲学何为,我们也就了解了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的作用或功能究竟有哪些。我们经常听到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认识论”,“哲学是语言分析”,“哲学是人学”,“哲学是意识形态”,“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所有诸如此类的观点,其实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回答了哲学何为,哲学究竟是什么。在这里,我们想对“哲学何为”、“哲学是什么”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一、无所不及之思 不论哲学家们对于哲学(包括它的对象、性质、功能等等)有多么分歧的理解,他们至少能够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哲学是一种思想活动,一种通过抽象的理智的概念构造来进行的思想活动。而各种哲学观点、理论和原理,则是这种思想活动的成果,和进一步展开这种思想活动的前提。换言之,哲学是思,活生生的思;哲学家在思,不断地思。这种思想活动,既遵循普遍有效的逻辑规则,又充满了鲜明的个性;既指向永恒的真理,又在时间中不断地流变;既能沟通全人类的心灵,又具有非常典型的民族特色。连绵不绝的思,正好构成了哲学久远深厚的传统。 我们说哲学是思想活动,这当然不是说,所有的思想活动都属于哲学。哲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思想活动,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各专门科学、具体科学领域,以及宗教、神话、艺术等领域,人们实际上都在进行大量的“非哲学的”思想活动,这种非哲学的思想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和具体展开的方式,都同哲学思想的对象、方式存在着区别。例如,就对象而言,哲学思想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就比人们的日常生活之思、甚至比具体科学所思的对象,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罗素曾经说过,“当有人提出一个普遍性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1] 黑格尔也认为,哲学要研究的,是事物的共性、本质,它要思考的,是那“普遍的对象”。[2]我们知道,哲学在研究世界的时候, 往往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与此相关,哲学思想活动也往往要通过或借助于一系列抽象的理智概念来进行。就思想的方式而言,它确实可以说是一种“概念之思”——既有别于感性的直观思维或形象思维,也区别于更多地借助于想象、直觉和灵感的艺术体验。此外,哲学之思,也明显地区别于宗教的沉思:它既不会试图解除我们的烦忧,也不是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哲学始终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在它面前,原则上不存在什么教条、礼仪或神圣的问题。由于哲学之思始终具有相当彻底的批判、怀疑精神,因此,它能够、而且更有理由被我们称为“反思”:哲学不仅思想那普遍的存在,而且在不断地思想着思想本身。 当然,以普遍为对象、以抽象的理智概念为手段、以怀疑和批判为风格的哲学之思,虽然具有特殊的品质,却也同其他所有的非哲学之思,具有相通和一致之处。我们知道,哲学之思所要把握的共性、一般、普遍、本质或整体,始终是不能同个性、个别、特殊、现象或部分相脱离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哲学同所有其他非哲学之思有某种相通之处。事实上,科学之思也并不是完全不涉及到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只能说,它的对象的普遍性的程度,没有哲学之思的对象的普遍性那么高罢了。科学之思也具有批判、怀疑和反思的性质,只是没有哲学那么彻底罢了。同样,当我们说哲学是“概念之思”的时候,我们也决不会认为,这种概念之思是同直观之思、同艺术的体验完全不相干的,而是肯定它内在地包含、渗透了感性的直观和艺术的体验。即使是日常生活之思,其实也包含了各种哲学之思,或至少能够通向哲学之思。 然而,哲学之思的对象究竟是什么?自然、社会、认识、还是人生?这个有关哲学之对象的问题,引起了哲学家们经常的讨论。“哲学是世界观”,“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学问”,“哲学是认识论”,“哲学是语言分析”,“哲学是人学”,这些不同的界定,就分别把“作为整体的世界”、“世界的一般规律”,“认识”、“语言”、“人”、看成哲学所思的对象。 其实,哲学之思,是无所不及,无所不包的,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虽然在普通的意义上,哲学确实是把作为整体的世界或世界的一般本质、规律,看成自己所思的对象,但是,构成这个世界整体的各个局部、层次或方面,也都有许多的问题,是哲学必须研究和思考的。就是说,作为整体的世界、作为存在的存在固然是哲学所思的对象,自然、社会、人生、思维,或者更具体些说,经济、政治、法律、道德、自我、心灵、认识或知识、科学、语言等等,也都是哲学所思的对象。由于上述一切的存在,都是在时间中展开的,并且呈现为历史,因此,在时间中展开的历史,也自然是哲学之思不能忽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哲学不仅要“究天人之际”,而且要“通古今之变”,它要思考和探究的,是人类生活所及的一切事物。 事实上,哲学本身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把上述不同的方面和领域,作为哲学的“新对象”不断呈现出来,不同的哲学部门、派别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当历史上不同的哲学派别、不同的哲学家分别把自然、人生、认识、语言等等,当作各自哲学的对象并作出有关的深入研究的时候,我们要感谢他们为哲学不断地开辟出了新的天地和领域。可以说,哲学家对哲学研究对象的每一次新的规定,都意味着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思考主题的一次变换,意味着哲学新天地的开辟。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进行,哲学的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