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经验思维活动的含义及其特征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卫平,湖南教育学院政史系,教授,湖南 长沙 410012

原文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创造性的经验思维活动,是指直接统一于主体某种特定的实践活动而进行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较低级的思维创造活动形式。但肯定其思维创造性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因为这对于我们在广大民众中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创造性思维教育的普及活动,提高全民族的创造性素质,增强广大民众的创新意识,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创造性的经验思维活动也是人类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础和源泉。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0 年 06 期

字号:

      创造性经验思维活动形式,是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最早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发展的历史基础和逻辑前提。它普遍存在于人们广泛的日常生活领域,是值得首先研究的思维创造活动形式。

      一

      经验思维活动有没有创造性?理论界对之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把创造性思维局限在狭义的高层次科学理论研究领域,因而也就否认了经验思维活动的创造性。而从广义上来理解思维创造性的论者则认为,任何人的一切思维活动都可能有创造性。笔者也是持这种观点的。在笔者看来,主体的经验思维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这里,关键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有没有创造性的问题。这涉及到前面所讲广义性与狭义性的理解。二是创造性程度的大小问题。这里涉及到创造性程度层次的划分问题。显然这是两个不能混淆的问题。思维的创造性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应该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别。但这种创造性程度的差异性并不能否认其创造本身的存在。无论是从广义上来理解思维创造性,还是从创造性程度的差异性来理解,都应该承认人类经验思维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为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从经验思维活动的特点谈起。

      经验活动是指主体直接在实践有限活动领域所从事的具有特定目的的指向性活动。它具有明显的行业性、狭窄性和局限性,同时也具有活动的直接性、重复性和指向性。它属于实践活动范畴。主体在这些经验活动中所展开的思维活动,就属于经验思维活动。经验思维活动与其经验实践活动尽管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活动,但却是息息相关、融为一体的。换句话讲,主体的经验活动既有物质客观性(即实践性)一面,又具有主体思维活动性一面。

      从主体思维活动结构层次上来看,经验性思维活动是其表层结构。它直接与主体外在的实践活动结构以及客观事物结构密切相关。而主体的理论思维活动(包括抽象逻辑思维活动、形象思维活动)和灵感思维活动,则属于主体思维活动结构中内在的较深层次(或者说较高层次)的结构。因此,主体的经验思维活动结构处于内在深层次的理论思维结构与外在的实践活动结构(以及客观事物结构)之间的中介的思维结构地位。如下图所示:

      

      它一方面直接接受外部实践活动信息的冲动与刺激,是主体思维活动整体结构中接受外部信息的唯一通道,因此而影响主体的内在思维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它又受其内部思维深层结构的功能影响,受内在深层次思维活动结构的指导与制约,并通过自身的功能变化反过去影响和指导外在实践活动结构,以此来影响客观事物结构的变化。

      经验思维活动结构由于这样一种特殊的中介地位,它便接受来自两个方面活动能动性的脉冲:一方面是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以及客观事物活动信息的不断强化刺激;另一方面是其内在思维活动结构能动的冲击。这两方面的能动性活动的不断积淀、渗透、内化,就必然会形成经验思维活动结构中一定程度上的功能自觉机制,从而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内和有限的程度上也会产生创造性的功能与契机。这种经验性思维所创造的成果大量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活动范围或行业领域的实践活动中。例如“自来水笔大王”瓦特迈54岁时,还只是保险推销员。一天,他与顾客签保险单时,笔尖忽然流出一大滴墨水。“能不能设计不会掉墨水的笔尖呢?”于是他就买了许多笔尖做试验,结果在笔尖中央钻了一小洞,就非常简便地达到了目的。著名的创造学奠基人之一奥斯本原本是一个失业工人。但他主动开发创造力,做到“一日一创”,成效很大,制定了著名的创造技法,即智力激励法。这些“事例说明:别认为创造发明一定需要专家、一定需要行家里手”。(注:胡伦贵、肖文.人的终极能量开发——创造性思维及其训练,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日本的著名创造学家高桥浩在《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一书中所介绍的许多技法内容,就是属于“从小窍门、小发明入手”的“海报面包法”、“游戏散步法”等日常生活范围的创造性思维技法。因此,事实充分表明,人类的经验思维活动同样具有创造性。不同的是,它较之于高层次的创造性理论思维来讲,其创造性的程度有所不同,显得低层次罢了。但这决不是没有创造性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规定,所谓创造性的经验思维活动,就是指主体在日常工作生活实践活动中对某些具体问题(诸如小窍门、小设计等)进行的思维创造活动过程。显然,这种思维创造活动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较低层次的活动形式,具有较大的行业局限性。

      二

      人类经验思维活动之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功能,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来决定的:

      1、归根到底是由思维的实践活动基础所决定的。

      思维的创造性作为主体的一种能力,虽然与主体的内在活动有关,但从发生意义来讲,本质上属于主体实践活动内化的结果。主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结构与实践活动结构以及外部世界结构本质上是同质同构的关系。马克思说过:“观念的东西不外是被人的头脑所反映并转换为思维形式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第24页)我国著名哲学家夏甄陶也指出过:“思维世界和物质世界在内容上是同质同构的……客体有多少层次,作为对客体反映的主体认识也就有多少层次,而客体中根本没有的,在主体认识中也不会出现。思维主体与客体的同构性的根源在于人和世界的长期的相互作用,正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才使客体的结构内化为主体的思维结构。”(注:夏甄陶.思维世界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页)因此, 主体的思维的活动结构与外部实践活动结构以及客观事物结构之间存在的本质上的同构性,是形成二者反映与被反映关系的根据。如果没有这种同质同构性,就不会有认识与被认识关系的可能。主体的实践活动结构以及外部客观事物的结构都是多层次的。与之相适应,主体的思维活动结构(当然也包括创造性思维活动结构)也必然是多层次的。经验思维活动作为主体思维活动的表层结构,直接与实践活动以及外部客观事物密切相关、融为一体,实际上难以分开,共处于同一整体活动之中。因此,这种特殊的地位,使主体的经验性思维能直接地强烈地感受到实践活动信息的刺激,在这种能动自觉的实践活动以及外部客观事物活动信息的不断强化作用中,这些“能动性的活动因素”逐渐被变换、积淀、内化到经验性思维活动结构中,就会导致其功能结构的变化,就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创造性功能机制。经验思维活动本质上作为主体表层的直接认识活动方式,它在接受外部信息的过程中,其自身结构也会发生顺应性的变化,并且在相适应的层次上,对客体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分析,从而发现客体相应层次上的新的关系。这也就是经验思维活动客体本质复杂结构的最初和直接层次上的新的关系。这种新的认识被纳入到主体思维结构中进行认识体系的补充和建构,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意义。因此,创造性的经验思维活动能力作为主体创造能力的最初形式,从根源上看,是直接在与客观事物相接触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践出真知”。实践赋予了与之紧密相关的经验思维活动的创造性。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