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建构

——哲学范式转换的基本主题

作 者:
贺来 

作者简介:
贺来,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0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8862(2000)03-0027-04

      世纪之交,一些学者终于提出了哲学“范式转换”的主张(注:参见《哲学动态》1998年第12期高清海、徐长福《力求哲学范式的尽早转换》一文。)。“范式”的转换,是最根本、最深刻的转换,它意味着断裂和新生,意味着新的意境和天地。它的提出,表明哲学工作者在经历了以“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哲学观念变革”、“哲学问题意识的兴起”(注:指哲学各分支学科的兴起以及对各种具体哲学问题的研究。)等为主要标志的探索阶段之后,对中国哲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达到了一种新的自觉,因而具有重大的意义。

      “范式转换”的提出,意味着旧有理论范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已处于危机之中,因而需要一种更富解释力的理论范式取而代之。那么,这种要确立的新的哲学范式究竟应以何者为基本主题?这一问题直接决定范式转换的方向和目标,事关范式转换的成败。笔者在本文中试图发表一些个人见解,以推动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

      一 范式转换的主题与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定位

      哲学从来就没有永恒的、不变的“主题”,哲学的主题总是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并在一定的参照系中才能凸显出来。因此,要确立哲学范式的基本主题,首先必须解决一个方法论问题,即我们究竟应依据何种参照系,来规定新“哲学范式”的基本主题。

      在传统哲学那里,哲学的任务在于以一种超验的实体主义方式去一劳永逸地捕获世界的“最终奥秘”和“最后真理”,因而哲学理论体系本身即具有充分的自足和自恰性,不同哲学体系之间的区别仅在于“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因此确定哲学主题的参照系就在理论体系自身,即以理论体系作为自我参照。与此不同,现代哲学所获得的最为重大的洞见之一即在于:哲学从来就不是如传统哲学所自诩的那种自足的封闭系统,它总是先行存在于对人的生存活动和生存状态的领悟之中,总是生成和发展于一定的生活“场域”之中并受着这一“场域”的制约和规定。生活世界和生活实践构成了哲学的起点和归宿,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在黑格尔之后,“哲学已经变为世俗的东西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页。);或如维特根斯坦所言,是人的生存方式决定哲学的思想方式和言语方式而决不是相反。在此意义上,确立哲学主题的参照系就不再是封闭的理论体系本身,而应是人的生存方式的状态和生活实践的要求。

      现代哲学所提供的这种思想方法,对于我们明确中国哲学范式转换的基本主题,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此出发,我们将可以自觉意识到:中国哲学范式的转换,最深层的根据在于中国人生存方式的转换,正是中国人生存方式转换的历史要求,才内在地使得哲学范式转换这一理论课题“应运而生”。因此,要确立中国哲学范式的基本主题,就必须以对中国人生存方式的自觉领悟为前提;不是某种纯粹的逻辑规定,而是中国人生存方式所处的历史方位,构成了中国哲学范式转换最为根本的参照系。

      于是,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历史方位究竟如何,中国人生存方式究竟提出了何种变迁要求,便作为一个重大问题而凸显出来。

      抛开各种纷芜繁杂的话语喧嚣而直面事物本身,我们认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所面临的根本主题就是迅速地从封闭、消极与充满惰性的传统生存方式和生活世界中摆脱出来,确立起一种现代性、世界性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世界。伴随着鸦片战争,中国人的生存被“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环境之中,面对此陌生的环境,传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世界已全然失去了应对的能力,因此,走出自然经济社会所形成的沉重而落后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世界,实现从传统生存方式与生活世界向现代生存方式和生活世界的转换,便成为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中国人所面临的最为重大的历史课题。100多年过去了,虽然历经坎坷, 但它始终是中国人尚未完成而不可回避的中心主题。这即是说,实现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换,构成了中国人生存方式变革的核心环节和基本定位,“前现代”与“现代”的矛盾,仍然是潜存于中国人生存方式中最为深层的内在矛盾。

      中国人这一特殊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世界背景,构成了我们思考哲学范式时须臾不可脱离的“语境”和“生态”,也构成了我们确定哲学范式转换主题的参照系。以此为参照,哲学的自我定位、哲学的理论立场、哲学的理论功能、哲学的话语方式等立即获得了十分坚实的基点和明晰的思路,问题的提法于是变成这样:为了实现中国人生存方式和生活世界的现代变革,哲学究竟能贡献些什么?也就是说,以此为参照,哲学范式转换的基本主题即可得到明确的确定:那就是建构一种与中国人生存方式的转换和生活世界的提升相适应的“现代性哲学”,从而使哲学真正成为一种内在于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并提升中国人现实生活的“思想力”,简言之,哲学范式转换的基本主题就是:“现代性的建构”。

      二 确立真实的人的形象——“现代性”的哲学意蕴

      有人可能提出这样的质疑:把“现代性”的建构确立为哲学范式转换的基本主题,岂不是完全无视“后现代”社会来临的趋势以及“后现代主义”哲学铿锵激越的批判和解构之声?

      我们认为,把“现代性”的建构视为中国哲学范式转换的基本主题,恰恰是在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旨趣作了充分考虑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国内哲学界在理解后现代思潮的时候,经常过多地看到它与现代性的断裂性、否定性的一面,而严重忽视了它与现代性之间深层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即在于它们共同地对“真实的人的形象”的追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