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的。在迈向21世纪的前夕,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总结建国五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关系,反思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和挫折,是很有意义的。这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社会功能是有所裨益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如马克思在阐发其哲学思想时所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世界观的功能,又具有方法论的功能。通俗点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描述(世界怎么样)、规定(世界是什么样)、解释(世界为什么是这样)、预测(世界将怎么样)、评价(世界对人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等等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以理论思维的超越推动对现存世界的超越,通过提高人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变革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推动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现存世界的变革和人自身的完善。 3.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改革的浪潮中,20世纪中叶以来,已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科学门类很多的现代科学体系。不但原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迅速发展,而且出现了人体科学、思维科学以及一些横断学科——系统科学、数学科学等。在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越来越一体化了,精神生产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明确地区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层次,它表明现代科学不仅向广度深度进展,而且以技术为中介,日益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8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的兴起,国际网络化进程加快,知识应用于物质生产、服务产业速度提高,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促使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作为现代科学体系最高概括和总结的现代哲学,实际上也正在形成为一个体系。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现代哲学学科群已见端倪。我认为,唯物辩证法是它的总论(最一般的哲学理论,所谓“纯哲学”,所谓“形而上”)是最高的层次;中间层次是社会历史观、自然观、思维观和价值观;下一个层次是许多哲学分支学科,如发展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管理哲学、价值哲学、文化哲学、伦理学、美学(或艺术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宗教哲学……等等。它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既分化又综合的大趋势,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相互渗透。哲学的应用,出现了一批可称为“应用哲学”的学科,或演化成一些新兴的学科。它们本身仍是哲学学科,但是处于较低的层次,与相关的具体科学、与社会实践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由于哲学学科体系内部结构的变化,引起其对社会的关系、特性和能力的变化,即哲学具体的社会功能的变化。 4.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演变,我认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哲学学科群的一些较为具体的社会功能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它们包括理想、信念和价值导向功能;教育、教化的功能;辩证的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理性思维的功能。最根本的则是马克思本人指出的,批判的和革命的功能。“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5.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页)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哲学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是他们创立的新哲学的归宿。恩格斯正确地指出,马克思划时代的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决定性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所掌握,就可以变为伟大的革命实践,从而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解放全人类这个崇高的目标。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是否能取得成功,取决于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掌握和创造性的运用、发展。这里,能否真正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键的一环。 6.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所走过五十年的历程,总的看来,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与时代特点结合得好,结合得紧密,我们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干部有良好的作风和工作方法,就能团结人民群众,发挥出积极性的创造,从而取得成绩、取得胜利。反之,当我们没有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就遭到挫折,甚至是出现严重的问题。大体上,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从哲学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的层面,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一些观点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照搬照套,违背了现实的情况,就不可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果把自己主观的理解强加于马克思主义(或者是片面理解,或者是误解,甚至是曲解),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就会形成错误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种情况是从实际工作的层面,如果根本不重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掌握和应用,那就只能停留在经验和现象的表面,不可能制定也不可能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果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已经“失灵”,发生所谓“信仰危机”,从根本上抛弃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就必然背离社会主义道路,迷失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