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发展理论的突出特色是以战后非殖民化运动中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问题为对象,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发展和社会改造,推动社会变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个纯“自然历史过程”,而是自觉设计和选择的过程,是人们自为地寻求发展的过程。因此,发展理论所涉及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在当代主要表现为落后国家如何跳跃式赶超发达国家,从而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一、“后发展”及其优势 “后发展”亦称之为“后现代化”,是相对于已经发展起来的原发式现代化国家而言的。“原发式”现代化指的是以英、美、法等国为代表的先行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亦称之为“早发式”现代化。这些国家的现代化是在其原有发展基础上自发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它们没有可资借鉴的样板,没有外来的压力,其社会发展呈现出缓慢、渐进、稳步、和谐的特征。而所谓“后发展”或“后现代化”则是指那些受原发式现代化国家影响主动或被迫走向现代化道路的为数众多的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当代“后发展”,也有人称之为“第四代工业化”,“发生在20世纪后半期,主要是那些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下解放出来的国家和地区,如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东南亚诸国、墨西哥、巴西以及南斯拉夫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金泳镐:《论第四代工业化——对格尔申克隆与希斯曼模式的反思》,见《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页)。 因为这些国家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其发展往往是由于外在环境的逼迫和挑战,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有“原发式”国家作为可资借鉴的样板,所以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有较强的自觉性;其社会发展是通过政府有计划地推进来实现的,因而表现出自觉强制、快速突进等特征。“先发”与“后发”的区别,就如布莱克指出的:率先推进现代化的社会,在许多领域都是航道畅通的,因为它们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咀嚼现代因素,并循序渐进地吸收它们的影响,而“在后来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中,这种挑战越发来自于外部,因而转变来得更迅速、更突然”(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换言之,“先发”是一种市场自发的过程,“后发”则是一种政府主导的自觉过程,也就是说,“后发展”实质上是一种自觉赶超或跳跃,是当代社会跳跃发展的典型形态。 “后发展”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世界历史背景下相对落后国家发展的必然抉择,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学者艾恺指出:“现代化一旦在某一国家和某一地区出现,其他国家或地区为了生存和自保,必然采取现代化之道……换言之,现代化本身具有一种侵略能力,而针对这一侵略力量能做的最有效的自卫,则是以其矛攻其盾,即尽快地实现现代化”(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版,第3页)。 现代化“具有一种侵略能力”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国际展拓及其后果。 后发展与先发展相比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因为,经济文化的暂时落后并不妨碍后发国家直接吸收和利用最新文明成果,反而为这些国家赶上发达国家提供了少走弯路的经验。理论界称之为“后发展优势”或“落后得益”(the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俄国托洛斯基称“后发展优势”为“历史落伍者的特权”,用以暗示一个不发达的文明具有发达文明所缺乏的某种进化潜势。他说:“虽然落后国家被迫跟随着发达国家,但前者并不按照相同的秩序去做事,历史落伍者的特权……容许甚至迫使自己采纳任何地方、任何时期已经完成的发展式样,从而越过整个居间的等级系列”,这就使发展不必重复发达国家的全部过程,而是以跳跃的方式直接指向最先进的领域(转引自托马斯·哈定等:《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对“后发展优势”进行充分论述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格尔申克隆。他在《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越是落后,它的工业化飞跃一旦开始就越猛烈。此外,与倾向于大规模工厂和企业的强大潮流相联系的落后程度越高,成立各种级别的垄断性协议也就越容易。最后,一个国家越是落后,它的工业化就越是有可能按某种有组织的指挥前进”(格尔申克隆:《对现代工业化“前提条件”概念的反思》,见《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第184页)。 正因如此,后发展国家能够从人类的福利和幸福的角度,选择那些使他们能够以较小代价取得较大成果的道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现代化研究专家罗荣渠教授指出,“现代化的趋势是后来居上。” 发展往往后来居上,这是自然、社会发展中早已存在的现象。但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后发展”的优势才得以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是因为,世界交往使得同一时期的社会发展具有共时性的意义,社会生产力可以突破各国原有的水平而发生“移植”。这表现在,“后发”国家可以利用先进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使经济快速启动;还可以利用先进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的机会,直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合理化。就如格尔申克隆指出的,落后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先进国家开始发展时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有先进国家作为技术辅助、熟练工人和资本货物的来源。”同时,由于国外存在着资金富裕的地区,落后国家就可以依靠引进外资解决辅助起步阶段资本积累不足的问题。此外,“后发展”所拥有的较高自觉性,也是其具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后发国家往往通过政府的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发展目标,发展是自上而下的依靠国家强力推进的,这就使后发展国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交往使落后国家的发展不必一切从头开始,它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采取优化的赶超发展战略,跳跃式地步入较高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后发展”是由于人的自觉选择和设计而导致的发展,是发展的一种先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