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价论研究的几个问题之我见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新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人文研究所教授

原文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实践就是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活动,这就决定了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情况,由此才产生对客体认知的兴趣。从唯物主义角度来理解价值和评价的关系,即价值第一性、评价是对价值的反映、价值在评价中呈现;但又必须研究价值和评价中的特殊情况。真理是评价活动追求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目标。规范是评价活动中的“逻辑细胞”。规范在整合价值信息中展开自身,形成价值判断。评价推理则是与事实判断相联系的价值判断的展开,并且归根结蒂是规范的分化和展开。这是思维形式自身运动的必然趋势。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0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评价活动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

      认识活动主要包括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评价活动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问题,主要是评价活动与认知活动相比较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问题,即到底是认知活动还是评价活动更不可缺少的问题。何者更不可缺少,何者就必须首先存在。于是两者相比较的地位问题,就转化为何者在逻辑上更为先在的问题。

      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虽然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不能分开,但从逻辑上说,是认知活动比评价活动先在。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不知道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评价活动就无从谈起;而且认识的主要内容是揭示客体的本质。

      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相反,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是先有评价活动,尔后才有认知活动。皮亚杰曾经谈到,儿童最初“主要在求得实际效果,而不在阐明实际情况”(注: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页。)。人类祖先的意识状态与此相同。 列维-布留尔谈到,对于现代人所关注的客体属性,原始人是不感兴趣的。“他们所追求的往往是某种实际效果,而这种实际效果正是和集团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注: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3页。)。正是在对集团利益的关注中, 原始人才反映与之相关的客体属性,由此认知活动就开始了。既然在人类认识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评价活动先于认知活动,根据人类认识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以简约的形式浓缩在现实的认识活动发生过程中的思想,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在现实的认识活动发生过程中,评价活动先于认知活动。

      现实的认识活动确实很难规定到底是认知活动在先,还是评价活动在先。这是因为,没有对于客体属性的认知,就无从谈起对于客体属性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评价;然而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就是为了改造世界,以满足自己丰富多彩的需要,因而又总是与探求事物对于人的意义相联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和认识也很难规定何者为先,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实践又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然而,既然我们在逻辑上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前提,认为认识首先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发生;那么我们就会在逻辑上把评价活动作为认知活动的前提,认为先有评价活动才会产生认知活动。这是因为,实践就是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活动,这就决定了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情况,由此才产生对客体认知的兴趣。是评价活动为认知活动提供了得以发动的动力,指明了得以进行的方向。为此,舍勒尔十分明确地指出,“实际上,通常对价值的认识比所有一切纯理论上的理解都更为在先,更为根本。这种情况归根到底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表现出兴趣的行为或爱的行为是所有其他一切行为(表象、判断、知觉、回忆)的承担者。”(注: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5页。)

      二、评价活动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不少西方哲学家否定价值的客观存在和评价活动的客观内容。罗素说,“根本不可能找到任何可以证明这个或那个具有内在价值的论据”(注:罗素:《宗教与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7页。)。 艾耶尔分析了评价活动中的价值判断,认为价值判断“纯粹”是情感的表达,因此就“不能归入真与假的范畴之下”(注: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页。)。 主体由情感进行评价,由评价产生价值。这是相当一部分西方哲学家对价值和评价之间关系的看法。

      在批判西方价值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价值论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立足于对实践、认识、历史、主体和客体、人与世界的关系等的唯物主义理解,以此为前提理解和规定价值”(注:李德顺:《价值论在中国》,见《中国价值哲学新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这就为评价论的研究提供了唯物主义基础。李连科在专著《世界的意义》中指出价值作为世界的意义是客观的,并专辟一章研究价值认识。李德顺在他的被誉为我国价值论研究奠基作的《价值论》中,首先就肯定“价值关系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这些物质存在之间的客观关系”,而评价“正是一种关于价值的反映”(注: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251页。)。

      对于价值与评价的关系,我国学术界的基本看法是:第一,价值独立于评价活动而存在,价值的实现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现实效应;第二,价值第一性,评价活动反映价值;第三,通过评价活动,揭示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使价值以观念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这样简单。索洛杜伊提出了“评价是价值的实现和价值的实在化方式”(注:索洛杜伊:《价值与评价》,载《哲学译丛》1987年第1期。)的命题。日本学者如岩崎允胤认为, 价值是有客观根据的,但价值又是评价活动的产物。怎样理解他们的观点?

      我们必须坚持已经坚持的正确立场,从唯物主义角度来理解价值和评价的关系,即价值第一性、评价是对价值的反映、价值在评价中呈现;但又必须研究价值和评价中的特殊情况。

      价值与作为认知对象的一般物质实体不一样。一般的物质实体可以独立于主体之外,在人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相互作用。价值发生作用就是客体与主体发生作用,价值之间发生作用离不开主体与主体之间发生作用。尽管价值离不开主体,但有的价值关系可以不为主体意识到。如空气时时刻刻都与人发生着价值关系,但是人们往往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这种价值关系,只有通过评价才能意识到空气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因此,对于这种价值关系,价值第一性、评价是对价值的反映、价值在评价中呈现,是完全适用的。有的价值关系,如客体属性与主体精神需要的关系,必然要为主体意识到。没有为主体意识到的精神价值就不成其为精神价值,而意识到价值本身就意味着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价值的实现与评价是同一个过程。价值第一性、评价是价值的反映、价值在评价中呈现的基本观点,是否适用于精神价值与评价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