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理论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大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关银(1953~),男,四川省三台县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副教授。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400041

原文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方针,不仅是一个政治方针,也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大发展。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理论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第三阶段完善化的标志;实现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可操作化;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有许多丰富和发展。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0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0)01-0001-(0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十四大以来党为什么能够妥善处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巩固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大好形势?根本原因是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江泽民同志还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存在于整个初级阶段,关系能否总揽全局。可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即本质问题。它们的时间概括力贯穿于整个初级阶段,其空间囊括力关系总揽全局。因此,作者以为,我们绝不能仅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问题理解为一个政治方针,应该把它们的关系作为一个重大理论来研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内容及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大发展。

      一 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理论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大发展,首先表现在它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的重要内容和完善化的标志

      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每一次重大转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也要呈现不同的理论发展阶段。遗憾的是:我们的哲学研究对这一问题至今仍重视不够。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结合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的普遍变革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将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领域中驱逐出去;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范畴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横向结构及其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过程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历史辩证范畴,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纵向运动过程及其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横向结构和纵向运动规律被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内容。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自己的历史观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作了经典阐述。[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一系列书信中阐发了历史辩证法思想。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从而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基本矛盾推动下产生和灭亡的规律。纵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的历史观的阐发与运用,有这样的特点:从理论上讲,他们比较注重研究整个人类历史的一般规律;从实践上,他们比较注重研究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整体灭亡规律。因此,他们得出的政治结论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事业,至少是几个文明国家工人阶级的联合行动。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重视成立共产国际来领导国际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各国共产党都是共产国际的一部分或一个支部。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研究的重心、政治结论的得出和革命实践特色的形成是有其特定历史背景的,就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家阶级在镇压工人阶级上是一致的,巴黎公社的失败就是国际资本联合镇压的结果。

      第二阶段:结合时代、国情、形势研究生产关系个别变革和规律。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改变了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形势和客观环境,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成为可能。列宁创立了时代变迁、国情分析、对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分析的理论,论证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甚至是落后国家率先变革的规律。列宁在实践中不失时机地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革命形势,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列宁的生产关系个别变革规律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列宁关于生产关系个别变革规律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在于:使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的视角重心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历史纵向研究转向了横向研究,从《资本论》的对资本主义研究从世界一般转向了各国特殊,同时,开辟了社会基本矛盾的从理论以时代、国情、形势为中介走向实践的新阶段。还值得指出的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还反复论述了经济建设对于巩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提升了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地位,在实践中开创了以革命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阶段。概括起来,列宁一生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有两大贡献:一是创立了生产关系个别变革规律理论,二是创立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聚集点从变革社会制度转移到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列宁是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正在建立的“过渡时期”逝世的,列宁逝世前,面对“过渡时期”激烈的阶级斗争,列宁也讲过不少关于阶级斗争的话,但是,落后国家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他的主流思想。

      第三阶段: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续率领苏联人民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而斗争。纵观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功过,应该说他在发展生产力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方面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尽管他在经济建设中有过分夸大计划体制作用和经济结构方面有重大失误。斯大林的历史观的错误在于理论方面,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一建立他就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否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斯大林的理论错误从社会基本矛盾视角看,使生产力在发展中日益积累着矛盾,使社会主义失去了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功能,为数十年后发生巨变埋下了理论上、实践上、物质上的祸根。

      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一方面吸取了斯大林否认社会主义矛盾的教训,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又不断发生动摇。总的看来,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在怎样认识和处理现实的社会基本矛盾上面毛泽东同志又犯了严重错误。毛泽东同志的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是那么简单,其关键环节在于从理论上重视列宁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聚焦点转移的思想,在实践中则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