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久保利通、朴正熙、李光耀经济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姚传德 1963年生,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苏州,215006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大久保、朴正熙、李光耀认为,在现代化各项工作中,经济现代化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只有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国营企业为辅佐,在政府的计划指导下,才能以最高的速度与效率,完成经济现代化的任务。他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6 期

字号:

      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现代化成功经验的探讨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打算通过对这三国现代化蓝图的设计者、现代化运动的关键领导人——大久保利通、朴正熙、李光耀的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分析与比较,以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 经济现代化的地位

      后进国家在现代化初期,将经济现代化置于何种地位,一般都存在争议。

      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虽然已把现代化作为政府的奋斗目标,但没有明确的方针步骤。当时政府内部存在着民主化、工业化、征韩等种种动议,作为政府要员之一的大久保本人对未来也感到相当茫然。新加坡在1959年独立后,围绕着是首先民主化还是首先工业化或是均贫富等问题,争论也很激烈。至于韩国,1945年摆脱殖民统治之后,由于南北分裂、知识分子受西方思想影响较深以及美国插手等因素,情况就更加复杂。

      大久保为了决定日本将来的大计,1871年底,决意参加岩仓使节团,赴西方国家实地考察。在德国,大久保聆听了“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一番“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的谈话之后,大为感佩,认识到日本若想同西方列强并驾齐驱,首要任务在于增强自身的国力(注:(日)NHK历史诞生取材班:《历史的诞生》第七回本,角川书店1990 年版,第117页。);在英国, 大久保发现英国工商业的繁盛“远胜以前之所闻”,“所到之处,黑烟冲天,大小制作所不胜枚举”,从而认识到英国以及西方国家“所以富强的原因”(注:(日)大久保利通:《大久保利通文书》第22卷,日本史籍协会昭和三年(1928年)版,第448页。)。此番足迹踏遍欧美各国的考察,使大久保明确了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与步骤。他说:“盖实力乃国之精神,政之基础”,当今之世,“有独立之权,备自主之体,驰骋宇内,号称帝国者”,虽然它们“体基创始,政法沿革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内谋人民之安宁康福,外与各国和亲贸易,相互精研奋勉,夙夜遑暇”。日本要想“宏强大之威德、扬隆盛之治化”,头等大事在于“实力的培养”,如果“不察宇内通论达旨,徒求体裁之完美,专务规模之虚饰”,“国权何由得扩张?国民何由得安宁”(注:大久保利通:《大久保利通文书》第35卷,第74—84页。)?所以,今后政府的施政重点要转到“殖产、工业、贸易、航海等各业之上”(注:(日)毛利敏彦:《大久保利通》,中央公论社1982年版,第117页。), 把“殖产兴业”作为“急务中的急务”(注:大久保利通:《大久保利通文书》第35卷,第74—84页。)。自这以后,大久保就成为明治政府中经济现代化的急先锋(注:(日)大久保利谦:《岩仓使节的研究》,宗高书房昭和五十一年(1976年)版,第27页。)。

      李光耀面对的新加坡,国小民寡,种族矛盾尖锐,生存能力极弱,他说:“新加坡只有两百万人的市场,225平方英里的土地”, 而且“位于马来群岛的中心”(注:(新)李光耀:《李光耀四十年政论选》,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页。), 只要缺乏现实与理性的精神,“就会招来大灾难”(注:(新)李光耀:《李光耀四十年政论选》,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所以, 他很快就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压倒一切的目标是经济的繁荣昌盛,其它一切都必须服从于这个目标。1960年,他发表演讲认为:“如果有一个我们必须解决的、凌驾一切的问题,那它就是经济上创造充分发展的问题。”(注:(英)亚历克斯乔西著,安徽大学外语系译:《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41页。 )因为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增强生存能力,才能解决失业问题,才能消除社会动乱的根源,才能为更多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才能给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环境与住房等等,另外也可以为实现民主化打下基础,因为“民主将随着工业社会的需求而产生”(注:(新)李光耀:《李光耀四十年政论选》,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第561页。)。所以,“无论如何,长远来说, 要变化的还是经济基础本身”(注:(新)李光耀:《李光耀四十年政论选》,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也就是说必须工业化, 正如吴庆瑞所说的那样,“我们无法依靠转口贸易生存下去”(注:陈岳、陈翠华:《李光耀——新加坡的奠基人》,时事出版社1990年版,第67页。)。所以,新加坡独立伊始,李光耀政府就把经济现代化作为首要任务。

      韩国比较曲折。独立之后,人们一度将“统一国家”和民主化作为首要任务。折腾了十几年后,结果,由于战后冷战的格局,国家统一的目标无法实现。至于民主化,尽管在美国的包办下,组建了一个以李承晚为首的“民主”政府,但这个政府既不民主,又非常腐败,学生游行、工人罢工以及暴力与流血事件经常发生,“全国的混乱与无秩序简直难以形容”(注:(韩)朴正熙:《朴正熙选集》第一卷,(日)鹿岛研究所出版会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版,第15页。)。由于政局动荡,李承晚政府又不注重经济建设,因而,尽管有美国的大量援助,但经济秩序紊乱,市场萧条,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外贸连年逆差。战前韩国是粮食出口地区,但此时每年却需要进口大量粮食,到1959年,韩国经济尚未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注:沈祖良、陈继勇:《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经济述评》,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当时韩国民众的生活连李承晚也承认:“即便按亚洲的水平也不能说达到了糊口的水准。”(注:尹保云:《韩国为什么成功》,天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1961年“5·16”政变,以朴正熙为首的军人政权上台后,面对严峻的现实,朴正熙总结了韩国以及其他后进国家的经验之后认为:“在像韩国这样的后进国家中,从法制安全到政治、经济这些最基本的保障当中,最紧迫的是经济保障”(注:(韩)朴正熙:《朴正熙选集》第一卷,(日)鹿岛研究所出版会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版,第215页。),没有经济的现代化, “其它领域的改革与进步也就无法实现”(注:(美)乔恩·沃伦诺夫著,罗龙等译:《人为的奇迹》,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首先是无法实现民主化,因为“民主主义也是在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注:《朴正熙选集》第三卷,第126页。);其次是无法同共产主义对抗, 他认为同共产主义的斗争,“与其说是武力对抗,还不如说是一种经济斗争,谁在繁荣与建设方面取得成功,谁就将是优胜者”;再次,无法实现韩国南北的统一,因为要想统一北方,必须在各方面“使自己具有压倒对方的优势”(注:《朴正熙选集》第三卷,第111页。),所以, “统一的道路就是祖国的现代化”(注:《朴正熙选集》第三卷,第296页。)。因此,政府要“把所有的行政同生产直接挂钩,要将我们的习惯、风俗、社会生活都同祖国现代化这个目标紧密相连,养成生产的思考、生产的行动、生产的社会氛围”(注:《朴正熙选集》第三卷,第292页。),要把经济现代化作为“一件至关重要的、压倒一切的大事”(注:《朴正熙选集》第二卷,第243页。)。这样,在朴正熙政府的领导下,韩国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经济现代化运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