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的近代化

作者简介:
[德]乔伟,德国德利尔大学汉学系 李喜所、刘晓琴,南开大学历史系 300071

原文出处:
南开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从19世纪60年代到1911年清朝灭亡的半个多世纪里,德国克虏伯军工厂向中国出售了大批军火,较大地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实力。清政府也聘请了克虏伯厂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帮助中国设厂、造炮、传授科学技术,同时派出了一批留德学生,还翻译了不少军事方面的科技图书。清朝和克虏伯军火贸易的过程变成了经贸文化交流和促进军事近代化的过程。其中,最明显的成效是,清朝仿造德国克虏伯大炮能力的提高,军队和海防武器装备的改善,以及军事科技水平的提高。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克虏伯(Krupps)是德国大型的工业集团,始于1881年,初期主要生产铸钢,后拓展到重工业的各个领域。其生产的克虏伯后膛钢炮以“全钢后装”结构闻名世界,半数以上销往国外,成为军火买卖的大宗。19世纪60年代末,中国开始选购克虏伯炮,在后来的近半个世纪里,清廷与克虏伯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晚清新建的陆军、海军、海防炮台、新式兵轮等,都以克虏伯炮为重要的武器装备;各地的兵工厂也努力仿制克虏伯炮,还翻译了一批军事科学技术图书;德国也曾派了不少科技人员到中国传授技术,清政府则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和留学生赴克虏伯学习。1901年后清廷新军的炮队编制皆仿德国,用炮皆为克虏伯的过山炮和野战炮。1911年,克虏伯曾计划在中国投资,与清政府合作建一座现代化的军工企业。这一计划虽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但反映了克虏伯与中国联系的进一步深化。综观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历程,与克虏伯有较多的联系。本文拟以克虏伯与晚清的军火贸易为突破口,从清廷武器装备、造炮能力和科技水平三个方面的变化,来考察克虏伯在晚清军事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一、武器装备的改善

      军事近代化一般包括部队素质、军队体制和武器装备三个方面。表面看,武器装备仅是外在的东西,实际上,武器的优劣和部队的编制、军人的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近代化的武器,就不可能有近代化的军人和近代化的军事体制。因而,装备的近代化是军事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在晚清那个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要改善武器装备,首先是从欧美购买。但清廷之所以大量购买克虏伯炮,则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主要从英、法购炮,尤其对英国的阿姆斯特朗(Amstrony)炮情有独钟。1867年,李鸿章为了装备淮军,从广东沿海的走私商那里购来一些克虏伯小炮,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成为世界性的军事强国,尤其是其陆军的战斗力给中国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在评价各国炮位时曾说:“至炮位一项,英德两国新式最精。德国克虏伯后门钢炮击败法兵,尤为驰名。”(注:《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4,第14页。)内阁学士梅启照在《密陈管见十条由》中也认为,普法战争中普鲁士之所以大败法兵,主要是用了“一智谋之商人克虏伯创造之后膛枪炮也”(注:《军机处录副奏折补遗》,第一历史档案馆存,缩微胶片9378卷,31号。)。丁宝桢、李宗羲、周盛传等有影响的督抚和大将也都上奏,一致指出克虏伯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70年代开展的海防大讨论中,许多督抚都提出购买克虏伯炮以改善清军的武器装备。同时,清廷过去购的洋炮,由于来自不同国家,划式不一。带来许多不便。李鸿章提出为了统一格式,只购克虏伯炮和阿姆斯特朗炮。而且,淮军在六七十年代购置克虏伯炮的过程中,已使战斗力大大增强。这无疑是一个活的样板。

      1868年,淮军铭、盛各营及亲兵炮队陆续购买了德国克虏伯后门四磅钢炮114尊,成立炮队19营,每营克虏伯炮6尊,每炮配马7匹, 创办了克虏伯炮车队,聘德国教习按德军章程操练。李鸿章对此颇为高兴,并吹捧克虏伯炮说:“此项炮位,取准及远,精利无匹,在西洋各国为著名利器。”(注:《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9,第7页。)1873 年,淮军又购15厘米35倍身长炮4尊、12厘米25倍口径炮8尊,同时又与克虏伯厂商订了几十尊四磅后门钢炮。这大大增强了淮军的战斗力,成为国内的一支劲旅。

      在淮军的示范作用下,购买克虏伯炮成了清军改善其武器装备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说19世纪70年代是清政府对克虏伯炮的一个考察和接受时期,那么,到80年代之后则变成了大批采购时期。这当然和许景澄的出任驻德公使有一定的关系。

      许景澄(1845—1900),字竹筠,浙江嘉兴人,1884和1890年两度出任驻德公使,达10年之久。他思想开放,善于向西方学习。他曾多次往克虏伯厂考察,并将克虏伯炮与西方其它炮作过比较研究,所以他的建议对清政府颇有影响。1885年,他在“致总理衙门函”中称:“克虏伯钢炮名冠欧洲”,“非英阿姆斯特朗厂所及也”(注:《许文肃公遗集·函牍》卷1,第15、21页。)。后来他又致函清廷, 说“克虏伯炮钢坚击猛, 实出阿姆斯特朗之上”(注:《许文肃公遗集·函牍》卷1,第1、15页。)。在许景澄的大力推崇和具体操作下, 北洋陆军大量添置了克虏伯炮。请看下表:

      表1

      时间炮类 型号数量(尊)

      1881年过山炮7.5cm口径96

      ~1882年 后膛钢炮 21cm35倍口径 6

      1883年过山钢炮 7.5cm口径

      100

      1885年后膛钢炮

      58

       过山炮 64

       旧野战炮

      80

      1885~1886后膛陆路钢炮 9cm口径 22

       后膛钢炮 24cm30中口径 2

       后膛陆路钢炮 7.5cm口径48

       新式过山重炮 7.5cm口径96

       新式后膛钢炮 10.5cm口径4

       后膛钢炮 8cm口径

      4

      1886年

      后膛来福炮21cm35口径6

      后膛钢炮弹重12磅 16

      1887年后膛钢炮 9cm口径 22

      10.5cm口径4

      8cm口径 18

      1888年新式过山炮 7.5cm

      ?

       新式后膛长钢炮 12c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