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时期谭嗣同和严复的理想社会模式之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苏中立,1934年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武汉,430070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谭嗣同和严复都是近代中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英勇斗争的卓越代表,他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想社会模式。文章从中西思想文化结合的视角,阐明了甲午战后谭严二人理想社会模式的形成过程和具体表现;并从出发点、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思想资源、理想社会层次诸方面分析了二人理想社会模式的相同之处;还从思想渊源、具体内容、实现途径等方面指明了二人理想社会模式的不同特点。文章还从谭严二人理想社会模式及其比较中得出一些有益的认识,强调指出:谭严二人无论是参加政治斗争还是进行思想启蒙,为实现近期和高级目标而艰苦奋斗,都为社会进步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功不可殁;但是,他们的理想社会模式还是肤浅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宣传了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也是不可忽视的。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有人说,严复的自由,谭嗣同的平等,康有为的博爱,构成戊戌时期启蒙思想的最强音。这从一般意义上、从某人思想的侧重点来说是可以的;但却给人一种印象,似乎谭嗣同和严复没有博爱思想。实际上,谭嗣同和严复的博爱思想,不但体现在他们提倡的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思想主张中,而且体现在他们设计的理想社会模式中。

      一

      甲午战争在近代中国是一个转折点。它不但使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谭嗣同和严复提出了各自的救亡图存方案,设计了他们的理想社会模式。

      谭嗣同在甲午战后感叹:“时局之危,有危于此时者乎?图治之急,有急于此时者乎?”(注:谭嗣同:《壮飞楼治事十篇》,《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4页。)于是怀着急于图治的心态,由旧学转向新学,设计出中西结合的理想社会模式。在1895年的《兴算学议》中,他就认为西人之治与我国唐、虞、三代无异:“观其(西人)设施,至于家给人足,道不拾遗之盛,视唐、虞、三代固品节不及其详明,而其效率与唐、虞、三代无异。”(注:谭嗣同:《兴算学议》,《谭嗣同全集》上册,第165页。)在1896年的《报贝元徵》中,又说西法与致太平的《周礼》往往而合:“古法可考者……要莫详于《周礼》。《周礼》,周公以之致太平而宾服四夷者也。”“西法之博大精深,周密微至,按之《周礼》,往往而合。”(注:谭嗣同:《报见元微》,《谭嗣同全集》上册,第200、202页。)在1897年的《仁学》一书中,更是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逆顺三世”说。所谓“逆三世”,是由前太平世到前升平世再到前据乱世,即由“洪荒太古”到“三皇五帝”再到“夏商周三代”,历史是向后倒退的;所谓“顺三世”,是由后据乱世到后升平世再到后太平世,历史是向前进化的。自东周春秋时期孔子生活的时代开始到谭嗣同生活的清末时期,均为据乱世,“君统也”,其向前发展之理想社会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升平世,“天统也。地球群教,将同奉一教主;地球群国,将同奉一君主,於时为大一统”。二是太平世,“元统也。教主废,君主废,於时为遍地民主”。三是在太平世之后,再进一层,“无教”,“无民主”,“无地球”,“无天”,“一切众生,普遍成佛”,“夫然后至矣尽矣,蔑以加矣”。他又说:“地球之治也,认有天下而无国也。……人人能自由,是必为无国之民。无国则畛域化,战争息,猜忌绝,权谋弃,彼我亡、平等出;且虽有天下,若无天下矣。君主废,则贵贱平;公理明,则贫富均。千里万里,一家一人。视其家,逆旅也;视其人,同胞也。父无所用其慈,子无所用其孝,兄弟忘其友恭,夫妇忘其倡随。若西书中百年一觉者,殆仿佛《礼运》大同之象焉”。他还以三教比附三世,说:“以《公羊传》三世之说衡之,孔最为不幸。已为据乱之世,君统也。……耶次不幸,得伸其天治之说于升平之世而为天统也。……惟佛独幸,得毕伸其大同之说于太平之世而为元统也。夫大同之治,不独父其父,不独子其子,父子平等。”(注: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第370*

      367、334、335、319页。)随后,在《与唐绂丞书》中,又说明大同、小康之别:“何谓大同?《春秋》之言太平,远近大小若一,如‘为政以德’、‘颜渊问为邦’之类是也。何谓小康?按切当时之情事,择取其能行者,如‘道千乘之国,使民敬忠以劝’之类是也。”(注:谭嗣同:《与唐绂丞书》,《谭嗣同全集》上册,第263页。)在1898年的《上欧阳中鹄》书中,说“南海先生传孔门不传之正学,阐五洲大同之公理”(注:谭嗣同:《上欧阳中鹄》,《谭嗣同全集》下册,第475页。),并表示赞同。其模式可谓“升平太平—小康大同”说。

      严复也是在甲午战后感到世变之亟的。他说:“鸣乎!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注:严复:《论世变之亟》,《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于是他大声疾呼,西学救亡,极力探求致治之道。在1895~1896年的《原强》和《原强修订稿》中,他就曾指出“至治极盛”和“太平”之世的表征:“夫古之所谓至治极盛者,曰家给人足,曰比户可封,曰刑措不用。”“盖世之所以得致太平者,必其民之无甚富亦无甚贫,无甚贵亦无甚贱;假使贫富贵贱过于相悬,则不平之鸣,争心将作,大乱之故,常由此生。”(注: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1册,第24页。)在1895年的《救亡决论》中,说“兼爱”为“不变之道”:“必为我自由,而后有以厚生进化;必兼爱克己,而后有所和群利安,此自有生物生人来不变者也。此所以为不变之道也。”(注: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1册,第51页。)在1898年的《保教余义》中,则直接谈到《春秋》大同之学,说:“而大《易》则有费拉索非之学,《春秋》则有大同之学。苟得其绪,并非附会、此孔教之所以不可破坏也。”(注:严复:《保教余义》,《严复集》第1册,第85页。)他在1900年后翻译的《法意》所加按语中,更是多处谈及墨子的“兼爱”,孔子的“博施济众”、“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国古代的“井田制”,西方今日之“社会主义”等等。他说:“井田之制,至于春秋定哀之间,有存盖寡,至孟子时,扫地尽矣。……汉世诸公,睹并兼之害,欲以限田之法救之,然无及也。唐宋诸儒,想望太平,皆太息于先生经制之破坏,而归狱商君。……至于今世,贫富相差,其在墨守之小国,犹之小耳,若夫欧美二洲,愈益无艺。其不均者,非特田畴已也,而在工商牢荚之间。……大地之上,凡人力所有事者,无所往而不可用机。……乃瞬息之间,贫者益众,相悬之度,尤为古所未闻。……而劳力求食者,物竞日烈,恒患无以自存。于是有心人闵之,而持社会主义者,乃日众矣。今之持社会主义,即古之求均国田者也。”(注:严复:译《法意》按语,《严复集》第4册,第1003、1013、1012、986、945、1023页。)其模式可谓“大同—均平”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