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鉴定研究成果表明,明代中后期伪作名人书画的风气特盛,尤以吴门书画的表现最为复杂。如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王宠诸人,其传世书画皆是真赝混行,伪作多于真迹。文徵明以其享年最久,门生子弟最多,曾为吴门书画坛领袖数十年,故其“书画遍海内,往往真不能当赝十二”。据徐邦达先生的研究,曾为文氏代笔书画,或者是仿作文氏书画者,有文徵明的两个儿子文彭、文嘉,有其弟子钱穀、朱朗、居节等人。笔者曾撰文《陆士仁伪作文徵明书法的鉴考》(注:《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3期。),揭示出文氏弟子陆师道之子陆士仁亦曾伪作过文氏书画,并就其伪作的文氏书法进行了必要的考鉴。然而,面对着相当丰富的传世文氏书画,仍然莫衷一是。究竟怎样辨识伪作者的艺术风貌呢?本文拟就陆士仁、朱朗伪作文氏书画的例证,对此略作初步探讨。 一 陆士仁伪作文画的辨识 在《陆士仁伪作文徵明书法的鉴考》一文中,笔者曾引述了姜绍书《无声诗史》关于陆士仁的详细记载,有云:“兴至则拂绢素作画,自荆关以下,无不规仿。至于临摹文待诏(徵明),可谓得其心印,而书亦如之。尝岁晏摹衡山《积雪图》以资桂玉,售之得五金,却其半曰:‘此伪耳,不汝绐也’,其敦长者行类如此”。这是文献中关于陆士仁伪作文氏书画并曾出售的明确记载。而其伪作文氏书法的例证揭示,他的伪作绝不是翰墨游戏之属,而是实实在在的以伪作名人书画为谋生计的。以理推之,他伪作文氏绘画亦绝不在少数。 陆士仁本款的书画作品存世较少,本人得观不过数件而已。若绘画作品,有浙江省杭州文物考古所藏《溪山集胜图》册,影印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一》,编序为“浙5-024”;又广东省博物馆藏《山水图》册、《柳禽图》轴,影印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三》,编序为“粤1-0149”、“粤1-0150”。两本图册均为绢本设色画山水,每开画页均有其行书七绝诗的对题。虽然只两本图册,却集中了他的诗、书、画,为我们认识其绘画和书法特点提供了方便,并从中发现了可资考鉴的线索。广东省博物馆藏《山水图》册中有一开为雪景山水(图一),对题云:“雪压溪南三百峰,溪流照见玉蘢嵸,等闲十里溪山胜,想落幽人跨蹇中。陆士仁并书。”而以此诗为题的文徵明画作传世和著录有数种,以陆士仁此开雪景山水及其书、诗来鉴考这数种文氏画作,有理由相信即是陆士仁的伪作。下面分述诸图情况。
1.(传)文徵明《雪山跨蹇图》轴 现藏广东省博物馆,即《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三》的“粤1-0059”一作。该图(图二)为纸本设色,纵159厘米,横65厘米。所绘雪景山水,作高远的的千岩叠壑,一个策蹇欲渡溪桥,一小僮远随其后。本幅上书题“雪压溪南三百峰”一诗,但第二句中“玉蘢嵸”为“玉芙蓉”,第四句中,“想落”为“邗落”。款署“徵明”,并钤“文徵明印”、“衡山”二印。 2.(传)文徵明《雪山觅句图》轴 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院,即《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五》中的“辽2-018”一作。作品(图三)为纸本设色,纵183厘米,横83厘米。绘雪景山水作峭壁耸立,中置高大的冬松雪树数株,树下右侧置溪桥,左侧一人兀立于冬松下,仰观雪峰。画幅上书题上述的七绝诗,首句的“三百峰”为“山百峰”,末句则为“都属诗翁短策中”。故而图绘人物没有策蹇而作觅句状。款亦只署“徵明”并钤二印。 3.(传)文徵明《雪满群峰图》轴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本。著录文字为:明文徵明《雪满群峰图》一轴,次等余二。素绢本,著色画。题云:“雪压溪南三百峰,溪流照见玉蘢嵸。等闲十里溪山胜,却落高人跨蹇中,徵明。” 4.(传)文徵明《雪山跨蹇图》轴 著录于《书画鉴影》卷二十一。著录内容为:《雪山跨蹇图》巨轴,绢本,高九尺二寸,宽四尺二寸。水墨雪山,粗笔写意,苍苍莽莽,大类石田(沈周)。红叶青松,微著淡青,寒林挂雪,冻壑悬流,栈道曲盘,危桥跨涧,三人策蹇,一人随行,高处杉林藏屋,双峰插天。题在右上:“雪压溪南三百峰,溪痕照见玉蘢嵸。等闲十里溪山胜,却落幽人跨蹇中。徵明。”押尾白文“文徵明印”方印、朱文“惟庚寅吾以降”长方印。 上述四件文氏绘画,传世的两件为纸本,著录中的两件为绢本,又所画景物、款题、印章等皆各不同,显然是画同一诗意图而各不相同的四个本子。由此推测,类似的本子,或许还有一些。既然都署款“徵明”,那么首先应辨明是不是文氏有此稿本,而后传摹本又有若干?据上述,陆士仁的两本画册,每开行书对题七绝诗一首,从影印本所见,共计十四首七绝诗。遍检文徵明诗文集,例如流传最广、收录其诗文最多的所谓《甫田集》三十五卷本,并未见这十四首七绝诗。又据周道振辑校的《文徵明集》,只“补辑”卷第十五中辑录了“雪压溪南三百峰”一诗,并注出处为《石渠宝笈·初编》、《书画鉴影》二书。陆士仁的两本画册,对开书诗并未题明是书录他人诗句,应是其自书自撰诗,也就是说,“雪压溪南三百峰”一诗是陆士仁所撰,而不是文徵明的诗,因此不见于诸本文氏诗文集。至于《文徵明集·补辑》录入此诗,只是根据著录书抄入的,恰说明著录本的文氏此图以及传世的两件文氏此画都非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