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美术教育

作 者:
易英 

作者简介:
易英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世界美术》副主编。

原文出处:
美术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研究
复印期号:1999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美术教育体现为一种文化制度,它也是社会整体的文化范式的一部分;它为社会的文化事业培养人才,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因为从事美术教育的人,尤其在高等美术院校,一般都同时具有教育者和艺术家的两种身份。我们把美术教育称为一种制度,就在于它是一个系统,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多方面的联系。根据文化范式的理论,当一个范式发生移动的时候,从属于这个范式的所有局部也随之发生移动。美术史家沃尔夫林说过:“不是每一件事物在所有时代都是可能的,某种思想只可能是(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的思想。”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其三个主要阶段与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每个阶段的起点分别是五四时期、建国时期和文革后时期,即新时期,每一次社会的剧烈变化,都使得美术教育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个制度基本上是由基础训练、文化素质培养、创作训练和职业训练所构成,以纯艺术的创造为培养目标。

      纵观美术教育的历史,我们可以注意到三个基本事实。第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西方的美术教育制度基本确立于16世纪末,它是以科学训练的方法取代了中世纪以来的作坊式训练。尽管中国在这方面比西方晚了三个多世纪,但在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的精神的鼓舞下,美术教育与现代美术思想一样,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的特征,五四时期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实际上为现代美术教育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科学的美术训练不只是取代传统的师徒相承的训练方法,而具有更高层的文化意义。科学不仅是思想革命的基础,也是中国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阐明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科学的美术教育制度并不是从艺术自身中产生的,而是从科学中发展出来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传统,都有自己的艺术思维方式,但只有在意大利,由于近代科学的发展,才使得艺术完成了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飞跃。第二,中国现代政治历史对艺术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支配力。从五四到建国以前,相对说来是艺术教育的自由发展时期或奠基时期,是争取艺术教育的民主与科学的时期。尽管西方社会这时已经进入机器与电气时代,艺术上的反映则是现代主义艺术和包浩斯学院,但仍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知识分子显然不具备从理性上认识这种性质并付诸实践的条件。极少数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引进了西方近代的教育制度和纯艺术的观念(包括现代艺术和学院艺术),但救亡与革命的历史趋势淹没了艺术自身的要求,建国以后的全盘苏化更是政治对艺术教育与创作的直接干预。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苏俄教学体制是使中国间接地接受了欧洲的古典主义传统,因为现代主义的欧洲已经不可能提供系统化的严格的古典学院教育,中国以间接方式补上这一课,虽然出自历史的偶然,但也是一种必然(可以假设,如果在五四时期就系统接受了法国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模式,那么至少在写实的基础上就无需再引进苏俄模式)。问题在于,苏俄模式是一种政治需要的产物,尽管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但也压制了五四以来已经形成的多种艺术风格和流派。第三,建国以来的美术教育体制主要是建立在为政治服务的基础之上。一切教育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美术教育也是如此。文艺复兴以后建立起来的学院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写实技术训练,主要还是为教会和上流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尤其在反宗教改革的背景下,教堂和宫廷在大规模的建设中需要大量的艺术家来制作壁画和雕塑,艺术创作的题材则是宗教和

      神话。这个制度一直维持到19世纪中叶,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教会贵族制度的解体,传统的学院制度也面临着解体。到20世纪,这套体制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得到完整的保留,并将其改造成为政治或政权培养宣传人才的教育制度。中国在50年代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这套体制,也是与当时现实的政治背景分不开的。在一个政治挂帅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艺术除了服从政治的需要外,别无其他选择。

      新时期以来,艺术教育很快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需要恢复艺术的自律,甚至以严格写实为基础的学院主义也逐渐具有纯艺术的形式主义倾向;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艺术作为政治宣传的功能日益削弱,那么以严格的写实训练为基础的学院制度就面临着社会需求与人才出路之间的矛盾。从理论上说,美术学院和所有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一样,都应该是站在当代学科的前沿,具体到美术,就是站在当代视觉文化的前沿。如果按照目前的体制,我们可以为美院的纯艺术的培养目标设想三个出路:第一是培养美术院系和相近学科如工艺美术、舞台美术和影视美术的基础课教员;第二是需求量较少的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尤其体现在政府行为的主题性展览;第三是为艺术品市场提供传统的或风情化的写实作品。尽管这一部分人才可能永远为社会所需要,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们都不是站在当代视觉文化的前沿。

      二

      视觉文化指人类创造的视觉产品,在当代社会其范围极为广泛,几乎包括一切人类视觉所及的人工产品。从纯艺术到工艺美术,从商业文化到影视作品,从电脑图像到日常用品,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从书报杂志到机器汽车,它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对都市居民来说,它几乎占据了人们生活的所有视觉空间。视觉文化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生产力水平和文明发展的进程,视觉艺术则与视觉文化同步发展。

      在古代社会,视觉文化处于相对恒定的状态,几乎是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视觉文化基本上局限于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和服饰等狭小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主要集中在我们通常所说的造型艺术的范围内,而且大多数都是手工劳动的产品。由于绘画和雕塑在古代社会中承担的功利性功能最少,不仅最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当时的视觉审美观念,同时也最集中地承担了视觉审美活动的功能。我们把视觉审美活动分为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两个部分。主动接受即指接受者主动或自觉地欣赏或阅读一件艺术品,在视觉艺术中,绘画与雕塑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主动接受的要求,在当代社会中,这类活动主要体现在博物馆、画廊、部分公共场所、私人收藏和少数印刷品(画册)上。在古代社会,绝大部分视觉审美活动都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因为几乎所有的造型艺术都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宗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艺术创作的催化剂作用。在西方美术史上,独立的审美活动正是从宗教活动中剥离出来的。可以想象,一个中世纪的农民带着宗教的虔诚走进教堂进行宗教活动的时候,他一般是通过艺术作品来感受宗教的感召力,即教堂的建筑、雕塑和壁画所造成的神圣气氛使人们进入一个精神的世界。即使是这样,这个农民在一生中唯一接触到的属于纯艺术的视觉文化产品,也就局限于此了。随着人性的觉醒,艺术的宗教功能逐渐削弱,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雕塑已成为视觉文化的审美意识的最集中的体现。早期文艺复兴大师乔托被称为“伟大的讲故事者”,这不仅意味着他把圣经故事以世俗方式绘制在教堂的墙壁上,同时他还创造了表达故事的方式,奠定了人文主义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基础,正是这个基础对其后直至19世纪中期的欧洲古典主义艺术发生了深远影响。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建立于16世纪末期意大利的波伦亚,这也正是样式主义盛行的时代,尤其是米开朗基罗的后期风格被奉为样式主义的经典。美术学院的宗旨就是恢复“经典”(classic的原意即经典,据说最初是受日文翻译的影响,在中文被译为“古典”)的原貌,归纳和总结前代大师的艺术经验,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取代了中世纪以来作坊式的师徒相传的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