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作 者:
张玲 

作者简介:
张玲 安徽大学党委宣传部

原文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千百年来,艰苦奋斗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使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今天我们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也只有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使之变成全民族的精神动力。我们才能战胜各种困难,才能成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的课题。

      1、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历尽千难万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十年浩劫后又是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开拓探索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从中国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无不闪烁着我们的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辉。

      历史发展到今天,时代、环境、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丢不得。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当前倡导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也正是我们多少年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是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仍然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均占有资源有限。社会上虽然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有相当多的人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国仍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这样的国情基础上,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在世纪末达到小康,下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仍处在艰苦奋斗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多世纪的差距,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穷国要跻身世界富国强国之林,现在没有任何条件和理由搞高消费、高享受。即使将来达到小康、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仍然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当然我们倡导艰苦奋斗,不是形式地机械地去主张再去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不是要人们再回到“红米饭、南瓜汤”、“小米加步枪”的生活中去,也不是要人们勒紧裤腰带充当苦行僧。事实上,艰苦奋斗的概念是相对的,它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吃饭讲营养”、“穿衣讲式样、住房讲宽敞”,也不能说就不是艰苦奋斗了,更不能说是享乐主义的表现。我们提倡艰苦奋斗,着眼点不在艰苦而在奋斗。要实现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就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深入持久的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情,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3、为什么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建设人才,是开创中国21世纪宏图大业和进一步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生力军。历史的重担和未来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要求他们必须自强不息,敢于进取,善于竞争、不怕吃苦,不怕受累、胜不骄、败不馁。应该看到,一大批当代大学生,他们满腔热血,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四化”建设中去,自觉选择到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他们能正确处理国家前途和社会需要的关系,能把国家前途和社会利益摆在首位,能服从祖国的需要和人民的召唤,应该说这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思想教育工作不力,西方不良文化的负面作用和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等诸多原因,使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艰苦奋斗观念日趋淡薄,贪图享乐思想急剧膨胀。他们在思想中空虚无聊,无远大理想,无成才观念。学业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求及格分,能混一纸文凭即可,纪律上松驰涣散,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平时劳动观念差,怕苦、怕脏、怕累,他们追求身穿精品服、手带名贵表、颈挂金项链,经常进出于舞厅、咖啡厅、卡拉OK厅,毕业时留恋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怕到边疆、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等等。

      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观念淡薄,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其人生观的价值取向。因此,高等学校要高瞻远瞩,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培养他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行为品质和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从而使他们形成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4、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无疑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把握契机,积极引导,切实抓好高校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4.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信念和方向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应加强对当代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对于艰苦奋斗、对于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将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很少。”以致许多大学生对我国的国情和改革开放面临的艰巨性、深刻性、复杂性和严峻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缺乏充分的和必要的精神准备。把艰苦奋斗教育与实现国情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们明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有责任和义务挑起建设祖国“四化”的历史重担。如果我们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味贪图安逸、追求享受,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无希望而言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