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当前的金融形势与特区政府一系列金融稳定政策的基本评估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特区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1999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当前香港的金融形势

      (一)目前香港金融体系已度过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的袭击,一方面令香港经济受到损害。以香港国民生产总值计算,1998年负增长5%, 在香港出现年度性的经济负增长是近20年以来的第一次,今年则或许仍有少许负增长,或许会是零增长,即算明年经济增长2.7%,明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仍比1997 年存在一个差距。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即使到明年,香港经济也未算真正复苏,而只能视为走出低谷。另一方面,香港经济并未受到致命的破坏。尽管香港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房地产价格的飚升,导致其经济泡沫化,加之,国际投机资本因素的推波助澜,使得原来就有需要进行调整的香港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加速了调整的步伐,且调整的幅度是近2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但是,一则香港拥有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这是具有根本意义的。它有赖于自70年代以来香港所奠定的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目前,香港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达17.88%, 大大高于《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8%;加之,私人收入(工资)的调整尚未随之即刻到来, 购房的业主尚不太担心供房的款项,银行按揭贷款的不良资产比例总体上还不太高。二则特区为避免楼市(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价格最高跌去一半)、股市(恒生指数最低跌至6000多点)崩盘,破坏整个香港的经济,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果敢决定:干预市场,令楼市、股市、汇市和期市逐步稳定下来,并令到短期流动资金进出香港的策略有所调整。加之,美国对冲基金出了一些问题,也令投机活动有所减弱,客观上帮了香港的忙。我们认为,香港已度过这次危机。

      (二)香港有一个强大的、健康的金融体系

      事实证明,一个银行体系的健康与经济的健康发展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相对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相对薄弱的银行体系而言,香港的银行体系能比较快地解决危机,减轻其后果。正如标准普尔评级机构所说的那样:“金融体系是经济的命脉和神经体系。”下面是能够证明香港拥有这样的银行体系的主要依据:

      1、香港拥有一个有效的会计和法律框架。银行需要规则, 财务报表应该反映真实,或尽可能接受事实。没有它们,银行的主要资产组合贷款不成其为贷款。在香港,向银行提供虚假信息的人或公司必然受到处罚。如果审计师、律师或银行家、公司管理者听任这种事情发生,也将被一视同仁,无一例外。

      2、香港的银行体系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不受政治干涉。 做到这点很难,因为每个国家总是有一些政府干预的,连美国也不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银行是为它们的经济发展服务的。它们为政府激活了个人储蓄,并将资源集中到政府机构要求的地方,相应地,银行受到政府机构的保护。80年代拉美危机国家——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以及90年代亚洲危机国家——泰国、印尼和韩国,在资本配置方面形成了中央的或幕后的机制。其后果是,泰国金融公司、印尼有政府关系的银行和韩国大财团附属的银行的不良资产日益增加。与此相反,香港的政治因素几乎完全不影响其银行体系,香港银行业的有效运作不受政治因素的干扰。

      3、香港拥有一个强大的金融监管体系。准确评估资产质量, 在金融体系出现问题时迅速进行干扰,都是一个强大的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表现。它与不受政治干预,有自主行动权利的银行体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确评估资产质量是这样的金融监管体系的首要任务。香港金管局于1993年4月1日成立,由外汇基金管理局和银行业管理处合并而成。《银行业条例》列出香港银行业监理的法律制度,该条例旨在为监管对象定义为认可机构的银行和其他接受存款的机构。因此,金管局作为银行业监管机构,促进银行业的整体稳定与有效运作这个目标便自然成为其主要职能之一。一个风险评估体系的关键是对其资产的估价。出现问题贷款时,必须降低资产价值,反映它真正的经济价值。这原本是银行管理层的责任。如果银行管理层没能做到,监管者必须要求他们这么做到。即使存在不同观点,也应该服从监管者的观点。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香港确实拥有一个强大、有效的监管体系,能够令银行业者服从监管者的观点。

      此外,即使拥有一个强大的监管体系,且拥有对资产质量十分准确的评测,但如果监管者不及时对业者进行干预的话,情况依然会恶化,代价就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资本进入了生产力低下的经济部门。也就是说,远在后来的经济问题爆发之前,银行债权债务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决定了银行的标准。在这方面,香港金融体系也拥有远比亚洲国家和地区更为优异的记录。不仅如此,香港金管局正在为未来5 年监管架构制定发展策略,以有效监管银行业。

      概括地说,当前香港的金融形势是:风暴已过去,复苏有待时日。

      二、对特区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稳定金融政策措施的基本评估

      关心金融风暴的人还记得,1997年10月23日,以美资为首的国际金融投机者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先攻港元,再攻香港恒生指数期货,导致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率一度飚升到300 %, 恒指和指数期货应声下泻1000多点,投机者“虚在港元意在期指”的狙击策略大为成功,满载而归。1997年10月风暴过后,港元还遭受过几次规模较大的狙击。 去年8月5日,国际金融投机者又卷土重来,采取类似1997年10月的策略, 大举狙击港元而意在期指,满以为这次也能大有斩获,然而却落了空。自去年8月份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金融政策措施以来, 引起了人们对香港金融政策乃至金融走势的关注与议论。

      (一)关于特区政府入市干扰的行为

      应当说,去年8月份特区政府出手千亿元资金入市干扰, 与国际炒家在外汇、股票及期货市场上斗法,各方面尤其是香港银行界是支持特区政府的入市行为的,认为政府稳定市场的“七招”(金管局)和“三十式”(财政司)的大方向是对的。这些措施巩固了香港货币发行局的制定安排,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使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稳定到一定的水平,并对抵制股市和期市明显的操纵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受到投资者的广泛欢迎。但正如财政司司长曾荫权所承认的那样,这一些措施也有一些相应的成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