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力政策发展策略

——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伍锡康 香港大学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系 叶景明 香港大学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系

原文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199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人力与劳动力市场的十年发展

      香港的劳动人口在60至70年代迅速增长,但到80年代增长率持续减慢(见表一)。香港的女性劳动人口参与率一向比男性的参与率低,在1987年,女性劳动人口参与率为48.7%,1990年下降至46.8%, 而1991年则轻微上升至47.8%。

      表一 香港劳动人口数目 劳动人口(以千为单位)

       男性

      女性总数

      1987年 1728

      10012728

      19881754

      10092763

      19891751

      10022753

      19901948

      10002748

      1992年第一季1751 10292780

      注:上述数字是有关年度的每季综合住户统计的整年平均数。由于数字经过四舍五入简化,所以相加可能不等如总数。

      资料来源:香港劳工处《香港的劳工与就业》1992年,第5页。

      由于经济转型,从事技术密集及非体力劳动的人士在本地劳动人口所占比例增加。 从事专业或管理工作的就业人口的百分率由1987 年的10.4%升至19.7%。另一方面,从事生产及有关行业的工人的比例则显著下降,由1987年的42.9%降至1991年的34.9%(见表二)。香港经济的特点是小型机构占大多数。根据统计,1991年第四季度的主要行业中的机构共有259,659间,员工人数达2,269,800。这些机构当中,约93%所雇用的人数少于20人,共占受雇于主要行业中机构总人数的40%左右(注:参阅香港的劳工与就业,第5—9页,香港劳工处,1992年7月。 )。

      表二 各职业类别的就业情况 (%)

       1987年

      1993年

      生产

      4336

      行政/管理

      3 5

      专业/技术

      7 9

      文职

      1720

      服务行业

      1718

      农业/渔业

      2 1

      销售

      1118

      注:上述数字是有关年度的每季综合住户统计的整年平均数。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综合住户统计组。

      香港的劳动力市场在97年前的过渡期间出现周期性不平衡现象,而经济循环的波动,使因结构性转型而出现的劳动力市场失调问题更形复杂:一方面出现人力短缺,一方面又出现人力过剩。再者,因回归前港人矛盾的心态而造成的移民潮,引致人才流失,更扩大了这个不平衡现象。

      事实上,香港在70年代制造业处于最蓬勃的时期,已经出现劳工短缺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一直对香港的工业发展造成困扰。由于当时香港政府实施“抵压”政策(即中国大陆非法移民流入境后,若成功进入市场,就可以在香港居留),这批移民在当时着实纾缓了不少劳工短缺带来的压力;但中国移民数量激增,对房屋、医疗和社会福利等资源造成极大压力,1980年政府取消了“抵压”政策。但是这个政策取消后,香港又再度面临劳工短缺的问题;加上中国大陆对外开放庞大的产品及资源市场,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相对地香港的人力需求应显得更为紧张,无形中扩大了香港劳工市场的压力。适逢当时本地服务业急促发展,吸引年轻一辈人行;另一方面,当时很多专业及管理阶层人员都移居外国,造成人才流失。在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制造业的人力不足问题更趋严重。

      香港工资飙升、生产力停滞不前,很多香港厂家为了减轻生产成本,都把工厂及制造工序北移到中国大陆;也因此加速了香港的工业转型,由原来低成本的制造业转变为高成本、高增值的商业及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很多劳工都因为工厂北移或倒闭,使他们原先拥有的技能变得无用武之地。这反映了自由市场的运作产生了力量:因为南中国提供廉宜土地和劳工,吸引香港厂家把资金投进内地,也使她的工业觅得一处方便的“避难所”,让香港在高地价、高工资的双重压力下得以喘息。

      为了纾缓劳工短缺的压力,有不少雇主提议输入外来劳工;他们认为这做法可以稳定经济,而且外劳也可以填补本地工人没有兴趣的空缺。然而劳工组织反驳,他们认为外劳实际只会抢去本地人的饭碗。上述的议题,在80年代的社会中曾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

      时移势易,踏入90年代,香港的劳动力,由不足演变成有剩余。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成本高,导致香港的竞争力比起邻近东南亚经济地区,特别是南中国,明显地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当时的服务业虽然发展得很蓬勃,但仍然未能摆脱失业率高的困境。

      当然,90年代突然出现的失业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劳工市场内部失衡所致。由于经济转型,人力重新调配,大批较年长的技术工人及半技术工人未被吸纳到新兴服务业的岗位,以致他们未能顺利转业;另一方面,服务业正急需人力来运用,政府若批准雇主输入外劳,本地工人的境况更堪虞。面对工商界及劳工团体双重压力,政府宣布优先照顾本地工人的利益,以及为制造业失业工人提供培训,以协助他们转业。但是,正如香港雇员再培训局在1996年发表的检计报告中指出,该等做法只可以作为权宜之计,并不能大幅提高学员的工作表现与效率。换言之,并不能解决香港的失业问题。

      因此,香港的失业问题并非只是经济结构改变,一时未能适应所致,其实是因为基本调整的种种问题而导致的。成本不断上涨,以及工业竞争力日趋转弱,一方面造成人力供应不足,一方面对之又需求不殷。政府处于雇主及劳工团体双重压力,显得进退失据。它的一般输入外地劳工计划受到严历批评,在劳资双方争持不休及失业率飙升的情况下,在1995年末政府决定以补充劳工计划,取代一般输入外地劳工计划。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暂停大量输入外劳后,无论失业或就业不足率都降低,开工不足的情况也有改善;工时中位数也得以提高(注:参阅 Economic Analysis Division, Financial Srevices

      Branch,Government Secretariat,HongKong Govemment,Third QuarthEconomic Report (Hong Kong :Govemment Printer,1996),pp.119 —120。)。当时,香港正值回归前的经济复苏期, 市场上弥漫着乐观气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