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我国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的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亚平 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

原文出处:
开放导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199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全国市场化改革的趋向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特区在体制改革上要继续发挥超前作用和示范效应;在结构优化升级上发挥竞争力优势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上发挥比较优势和带动功能;在同世界经济接轨中发挥新的窗口作用。以此为核心,将构成我国经济特区“二次创业”的总体发展战略。

      经济特区跨世纪发展的任务

      21世纪初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趋向,规定了特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赋予特区“二次创业”以新的内涵。一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特区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示范作用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特区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深入进行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试验和探索。二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对作为全国体制改革先行区和试验场的特区,在试验的先行先试的内容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试验内容向新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深入。三是在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为了增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支持力度,需要加快发展和培育新兴的、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具体来讲,特区进行“二次创业”,要从以下两方面去突破。

      一、特区政策优势弱化后,再创体制新优势。从规范的意义上讲,我国的经济特区还处在由“政策优惠特区”向“体制创新特区”的转变阶段。经济特区只有在实现了体制的再创新之后,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特区。而特区再创体制新优势主要在以下两方面:率先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率先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运作机制。其具体目标是:

      1.经济关系市场化。即特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取消经济活动中依然存在的行政隶属关系、行政等级制度,最终以横向的市场经济联系取代纵向的行政依附关系。

      2.经济运行自由化。特区的经济制度要以自由企业制度、自由竞争制度和自由贸易制度为主要内容。政府的宏观调控要在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作用的基础上实行,以保证经济的最佳运行为目的。

      3.经济发展开放化。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开放经济的最终目标必然是与世界经济接轨。我国加入WTO日益临近, 特区必须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形成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体制,有利于将特区融入世界经济的资源配置之中,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二、结构优化升级中,增强特区竞争力优势。增强特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具体来讲,就是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化。

      特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外向型为特征的工业体系,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优化,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了现实的产业基础。与此同时,也应看到,特区引进的外资相当部分是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项目,技术密集型项目所占比重较小。特区地域狭窄,资源较为匮乏,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已不再适合特区的现实情况。因此,需要尽快转变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向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特区经济实力的基础和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特区来讲,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保证其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的产业优势,建立其在国内经济中的稳定领先地位和长期发展潜力,都具有其它产业所无法替代地位。如果没有产业高度的辐射优势和产业链传导的技术含量作保证,特区将无法发挥其在全国结构调整升级中的作用,也无法对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带动作用。

      同时,特区的体制优势和对外开放窗口作用,也要具体体现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上,体现在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上。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特区进行“二次创业”的重要结构内容。当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是一味求高、求新。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外向型程度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对于特区来讲,高新技术还包括相对于中国目前工业发展水平的高科技、新技术。包括可以替代进口作用的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以及促进我国传统工业改造的适用技术。

      从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来,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增长速度达到35%以上。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深圳经济增长和扩大外贸出口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实践证明,优化的结构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必要保证。只有具有结构的高度才能自身不断发展,才能保持优势,形成带动作用。深圳经济特区近几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践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深圳在原来国家政策优惠型传统优势逐渐淡化后,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基础上,努力构造并形成新的综合优势,如明确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奠定的综合经济实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的配套能力、体制创新所带来的制度优势和人才优势,等等。这些成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带动作用。

      实现特区“二次创业”的政策措施

      第一,继续加大体制改革创新的力度。特区要实现二次创业,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具有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区内外和国内外资源、要素、产品服务都能自由公平的交易,合理的配置和流动。因此,首先,特区要建立健全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运行机制、体制和法律体系,努力加大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所有制资本运营、价格、中介服务、社会保障、分配、市场法规和行政管理体系。其次,要按照经济市场化的运行规则,界定政府的职能。要把能用市场体制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去办。政府工作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上来。在政企关系上,形成政府“管宏观不管微观,管服务不管事务,管市场不管经营”的体制。在政社关系上,要完善各种中介组织,提高其依法办事的能力。深圳特区以改革政府的审批制度为突破口,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是特区的基本特征,也是实现特区二次创业的关键措施。特区是联接国内外经济、利用两个市场的重要纽带,因此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金、市场、技术、人才、信息,才能融进国际经济之中。首先,要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开放金融。扩大融资领域和渠道, 积极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其次,开放贸易,实行外贸多元化战略,加快外贸体制改革,推行外贸代理制。第三,引进世界跨国公司投资办厂或建立分部,实现产业发展的“本地化”和开发研究“本地化”,以换取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促进特区经济的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第四,积极组建特区自身的企业集团,实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扩大并抢占世界市场的份额。

相关文章: